连日阴雨天气给卧龙区秋收工作带来挑战。雨歇间隙,卧龙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联动,组织种植户抢晴战雨,多措并举守护丰收。
10月14日上午,卧龙区潦河镇大陈营村的玉米地里,种植户蔡全来正驾驶履带式收割机穿梭作业。他今年种了1200多亩玉米,受阴雨天气影响,收割比往年推迟约半个月。“我们现在趁阴雨天的间歇赶紧收割,收完当天就烘干入库。”潦河镇大陈营村种植户蔡全来说。
种植户忙着抢收,收购商同步发力。在潦河镇一家粮食购销商行的烘干塔出料口,干燥玉米粒倾泻而下,工作人员加紧平整归仓。据了解,该粮食购销商行的一个烘干塔24小时连轴运转,日处理湿粮约100多吨。
“我们收的玉米水分约40,烘干到15-16个水分,再联系厂家收购。”卧龙区潦河镇鸿盛粮食购销商行负责人陈金来说。玉米经烘干达标后,随即对接厂家运走,既破解农户烘干难题,又为粮食打通销路。
“咱们薅出来的花生,可以把花生果朝上直立摆放,这样一是加速晾晒、水分流失快,二是遇雨不易存水,能减少出芽风险。”在卧龙区陆营镇马营村的花生田里,卧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师阚清涛正蹲在花生田里,手持带泥花生果现场为大家示范摆放技巧,农户们围拢四周,认真学习。
“这两天薅花生就怕下雨,天气预报说未来两天有雨,本来我还担心着,今天农技专家来指导,我这心里踏实多了。”陆营镇马营村种植户马文科说。
从抢收时机、晾晒技巧到脱粿安排,农技专家的田间手把手指导,让农户应对降雨更有底气。“群众要及时抢收花生。晾晒充分的,尽快到大型作业点脱粿;田间晾晒不足的,就用花生果朝上放置的小技术,加快水分流失、缩短晾晒时间,把阴雨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卧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师阚清涛说。
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困难,连日来,陆营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主动作为,用务实行动筑牢丰收“防护网”。“我们积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田间指导,同时协调收割机抢收玉米、联系花生脱粿机作业,确保颗粒归仓,把损失降到最低。”陆营镇宣传委员袁春建说。
与此同时,卧龙区采取“分作物施策、全链条服务”,组建多支农技小分队,深入田间指导花生、玉米收管;协调全区多家粮食烘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收储湿粮并对接下游渠道;对烘干后仍霉变的玉米,专门联系外地酒精生产企业,确保每一斤粮食合理利用。
目前,卧龙区秋收已接近尾声,全区玉米、花生等秋粮收割基本完成,烘干、脱粿、归仓等后续工作有序收尾。得益于“抢晴战雨”的高效联动,尽管受阴雨影响,秋粮仍实现颗粒归仓,农户丰产增收的目标稳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