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晓凤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5年“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卧龙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凤。张局长,您好!
张晓凤:主持人好!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工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工信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扣“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聚焦“建强副中心、卧龙成高峰”工作主线,纵深推进工业经济“壮骨工程”,全力以赴在提高运行质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精准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
主持人:面对复杂形势,卧龙区工信系统紧紧围绕“五聚五提”和“建强副中心、卧龙成高峰”主线推进工业经济“壮骨工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
张晓凤: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取得了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在“拼抢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0%,保持“两位数”增长。加快跟踪服务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9%,保持高速增长。
二是我们动态建立了纳统企业培育库,加强惠企政策落实、答疑解惑和助企纾困解难,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其中悦农、兴华、中牧等企业的升规纳统实现了我区长期无新增大个企业的历史性突破。
三是中牧牧原生物制药项目、金牛新材料退城入园项目、众德汽车零部件项目等大个项目的落地,填补了我区近年来大个工业项目的空白;目前中牧牧原生物制药项目已试生产,金牛新材料退城入园项目已全面投产,众德汽车零部件项目有序建设。同时,中牧牧原二期、牧原屠宰场等即将落地的大个工业项目,也将成为拉动我区工业经济的新增点。
主持人: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工信局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突破?
张晓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立足优势,努力延链壮群。持续落实制造业产业链“三长制”分工,凝聚合力助推我区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群发展壮大。聚焦产业链企业尤其是牧原等龙头企业上下游,依托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静脉产业园、食品产业园、艾草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精准筛选、招大引强,着力补链延链强链。
二是数字赋能,有序引导转型。充分借助“河南省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以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方案。今年以来,42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认证审核通过,27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线上评测。积极与工业软件类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浙江远算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协作,尽力帮助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培养专门人才。目前,艾草行业代表企业兴宛堂已与浙江远算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企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为全区艾草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东亿机械等5家企业正与浙江远算就数字化转型合作事项深入对接。全区数字化转型正分类积极推进。
三是梯次培育,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一转带三化”为抓手,持续开展优质企业梯次培育。今年以来,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对企业家作专题辅导报告3次,开展惠企政策专题宣讲15次,通过政策引领强化企业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引导企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以来,全区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省级智能车间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企业1家;新增省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各1个,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主持人: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方面,工信局有哪些扎实有效的做法让企业可感可及?
张晓凤: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惠企政策宣贯落实。梳理汇总实用性强的惠企政策89条和重点规上企业产品名录,通过智能AI关联微信公众号,帮助企业更便捷了解各类惠企政策和我区产品,实现了手机端便捷化服务,将惠企政策普及由被动宣传变为主动查询;同时,常态化开展惠企政策专题宣讲“三进”(进乡镇、进园区、进企业)活动,通过面对面宣讲帮助企业答疑释惑,不断提高精准服务企业的能力。积极帮助27家企业争取2025年满负荷生产奖励490万元,帮助海宏科技落实国家级“小巨人”政策资金85万元。帮助兴华生物争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技改示范类项目资金1000万元、金牛新材料争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绿色化改造项目资金500万元、亚龙智能装备争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资金434.5万元,省工信厅均已公示。
二是抓以企观政专项行动。优化重点企业包联服务,扎实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目前全区走访企业573家,收集有效问题141个。目前正重点攻坚问题有效办理,通过跟踪推进问题高效解决,不断提高企业获得感、提振发展信心。
三是抓“四项”对接取得实效。统筹协调科技、人社、金融等部门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问题诉求有针对性开展好“四项”对接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四项”对接23余场次。扎实开展“助企稳客源、抓订单、拓市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调动各方资源,有针对性寻找上下游目标企业,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市场销售问题、达成合作意向。
主持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目前工业领域“十五五”规划推进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
张晓凤:我区立足工业发展现状,积极研究谋划“十五五”期间制造业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项目,注重与牧原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对接,坚持推动产业谋划与重点企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目前,初步确定了工业领域“十五五”主要发展目标:到“十五五”末,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达50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8家,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以上;谋划了致力于打造以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为主导,以低空经济、循环经济、新型材料、新能源为新兴支撑,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未来能源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主持人: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工业经济形势,下半年还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工作,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张晓凤: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在企业最关注的人才、资金、市场、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也将始终树立“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哪壶开”的工作决心和奋斗魄力,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产业谋划,着力延链强链补链。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上级战略部署,在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战新产业上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项目。探索性建立产业数据库,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挖掘龙头企业资源,极限展链、招引合作伙伴,不断完善产业链群配套能力。积极围绕牧原打造动保、智能农牧装备、屠宰加工、合成生物与再生医学、新能源等产业。
二是围绕产业转型,着力推进一转带三化。实施数智数转赋能行动,建立专业服务商资源池。支持中牧牧原等企业探索工业企业数字化资产转化路径,在小微企业中推广兴宛堂与浙江远算合作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帮助联一光电等企业实施生产线改造,支持华意电力、海宏科技、艾草产业园等企业开展绿色能源使用替换。在落实支持政策、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三是围绕服务企业,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和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继续深入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大走访”活动,重点攻坚问题有效解决。开展市场开拓护航行动,组织“卧龙制造”展销会、产业链对接会等。助力企业参与“千帆出海”行动,依托综合保税区,对需求企业进行传帮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好工业“壮骨工程”,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推动卧龙工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张局长做客在线访谈栏目,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