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好“丰”景,乡村田野收谷忙。眼下,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种植的2580亩谷子进入收获季,田间地头满目金黄,种植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成熟的谷子,确保颗粒归仓,奏响和美乡村“丰收曲”。
在陆营镇桂营村谷子地里,金灿灿的谷穗颗粒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谷香。伴随着隆隆机械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行行谷子被“收入囊中”,一串串饱满的谷穗被迅速收割、脱粒。村民们紧随其后捡拾遗落的谷穗,三轮车在旁边等着装载,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热闹景象。
陆营镇桂营村村民 季兴海:“我有个快十亩地,一年给个快七千块钱,我也承包给别人了,以前我个人种,也没有机器,还得雇人(干活),现在地租给人家了,还叫我来招呼着,人家一天也给个百儿八十块钱。”
马舟作为陆营镇的种地“专家”,从2021年100多亩的种姜大户成长到现在的种粮能手,他拓宽产业结构,除了种姜外,今年毫不犹豫的多流转430亩土地,全部种植谷子。加之雨水气候适宜,科学管护,他的谷子普遍长势良好,收成十分可观。陆营镇桂营村谷子种植户马舟:“我今年种了430亩谷子,一亩地产量大约1000斤,总产量是4万3千斤。毛利润在86万,净利润在53万左右。”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更好地发展好小谷子产业,陆营镇先后聘请省、市农科院的谷子研究专家,帮助群众解决种植难题,并采取订单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技术等服务,保障农户稳定增收。卧龙区陆营镇副镇长袁春建:“陆营镇小谷子产业从2021年开始有五个年头,从刚开始的几十亩到今年2580亩,涉及六个村,六个种植大户,今年长势良好,亩产达900至1000斤。政府这边一是协助种粮大户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给种植大户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二是我们积极联系卧龙区的技术人员,服务到地头,从种上到收割,全程服务,保证小谷子高产丰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小谷子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增加周边相关百姓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