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深耕厚植文化根脉
新苗拔节精铸卧龙华章
在南阳市北京路中段69号,向阳幼儿园这座始建于1956年的教育殿堂,正以传统文化为魂,书写学前教育的新篇章。2025年,幼儿园系统践行“追随儿童,以爱陪伴”的办园理念,聚焦文化自信赋能儿童成长,通过环境创设、课程革新、区域辐射等维度,打造出一条“五育融合”的创新育人路径。全体教职工勠力同心,突破传统桎梏,优化管理模式,在精细化常规中落实科学育人,使500余名在园幼儿如“葵花向阳”般茁壮成长,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区域标杆。
一、历史根基与文化愿景:锚定育人初心
向阳幼儿园的前身为1956年创立的“南阳专署商业局幼儿园”,1974年正式更名,其园名“向阳”源自“朵朵葵花向阳开”的标语,象征幼儿在爱的滋养中全面发展。2000年迁址后,园所步入发展新纪元,现有教职工80余人、16个教学班。幼儿园以“童心烂漫,向阳花开”为愿景,确立“健体、乐探、尚美、雅兴”育人目标,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教育生态——道家“无为而治”智慧尊重儿童天性,儒家“仁爱”思想构建和谐氛围。近70年积淀中,园所从基础机构升级为省级示范园,其成功源于对文化根脉的坚守与创新转化,为后续实践奠定坚实基石。
二、环境创设与空间育人:打造生态启蒙场域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核心载体,幼儿园践行“让每一寸土地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能育人”的理念,科学规划动静结合的生态空间。园区融合硬化场地、绿茵草地、趣味游戏场、标准直跑道、沙水池、种植园地及萌宠饲养区,形成多维成长环境。班级设计紧扣幼儿年龄特点与四季节律,主题墙与节日文化墙融入二十四节气等传统元素。特色专用空间成为亮点:美工室营造艺术氛围,食育工坊则通过自然材料与操作区,构建沉浸式“食”文化体验——幼儿可观察时蔬生长、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潜移默化接受“天人合一”生态哲学熏陶。这一设计不仅激发探索兴趣,更支撑课程实施,彰显环境育人的科学性。
三、课程创新与实践:文化浸润驱动五育融合
课程体系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整合德育、健康、食育、研学及健康管理五大领域,实现“五育并举”。
1. 德育浸润:立足幼儿一日生活,以“大思政课”为指引,凝聚家校社三方合力,创新“六育”机制,通过“光盘行动”等日常行为养成,强化爱国主义与文化自信。
2. 体食融合:首创“运动+食育”模式,开展户外大循环、趣味篮球等活动,结合食育小厨房实践(如“制作留兰香饼”),培养健康习惯与团队精神。
3. 食育深耕:以“食趣、食操、食知、食礼”为目标,开发主题课程(如“餐桌礼仪课堂”)及节日活动(冬至包饺子、端午包粽子),结合本土资源形成71期班本课程(如《呀,土豆!》),将劳动教育融入种植、采摘过程,深化“药食同源”理念。
4. 研学实践:拓展课堂至社会自然,开展“家乡美”研学(如归零文化村观察生命教育)、三色鸽工厂及艾草工厂沉浸式体验,邀请家长参与传统食育,践行“生活即教育”原则。
5. 健康管理:配备专职营养师与保健医,严控食品安全与膳食计划,通过生长发育数据可视化实现家园共育健康指导。累计产出优质资源300余份,体现“知行合一”教育哲学。
四、辐射引领与合作发展:破解区域资源不均
作为河南省首批食育试点园及省级示范园,幼儿园主动担当区域领头羊角色。
1. 食育共同体建设:以组长单位牵头31所成员园,举办2025年南阳市幼儿园食育工程培训,特邀专家解读《河南省食育实施指南》,结合南阳农耕文化设计分层目标(食知、食趣等),惠及百余名园长教师。
2. 领航工作室机制:携手7所分园构建协同平台,上传教案案例300余份,创新“教师双向流动”,带动分园市级优质课获奖从2022年1项增至2024年9项。
3. 家园社会联动:邀请专家开展《儿童膳食营养与健康》讲座,阐释“五谷为养”传统养生原则;联合妇幼保健院举办家长讲座,每月“送教下乡”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这一模式以资源共享解决区域失衡,彰显“兼济天下”的教育情怀。
五、成就荣誉与未来展望:匠心铸就典范
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南阳市向阳幼儿园历经七十载精雕细琢,终成"省级示范园"等美玉之姿。并以“匠心育人”理念摘得“河南省食育推广基地”多项权威认证,铸就区域幼教标杆。展望未来,园所将继续以儿童成长为圆心,深耕传统文化实践,锚定"节气课程体系化、中医药食育场景化、经验辐射网格化"三大方向,持续深耕传统文化育人沃土。
每一园所皆是民族复兴的星火摇篮,作为学前教育者,我们正以赤诚之心深耕文化沃土,聚熹微终成星海,燃永恒必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