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卧龙 > 教育环境

卧龙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21来源:

分享:

                                                                            卧龙教育


近年来,在卧龙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协作中,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同心圆,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和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区三块金字招牌;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从2021年的300人,上升至2024年1159人,实现建区以来清北录取“零”的突破;第一完全学校、第五完全学校、第九完全学校、孔明路第一初级中学迅速崛起,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第十三完全学校2024年投入招生,一年来运行良好,初见成效;8000余名卧龙教育人坚守“以爱为底色,静心做教育”理念,砥砺前行,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卧龙实践。

一、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实验区建设,立足核心素养,让校园生活更美好。

“五育并举”实验区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一名卧龙师生都在创造中享受教育的美好。

(一)做好规划,明确五育发展方向

教体局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2023年,选择了20所试点学校,着力解决在传统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轻于德、弱于体、疏于美、缺于劳的问题,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质;2024            年,选出100所学校推广“五育”并举先进经验和改革成果,扩大试点,连点成线;2025年,全区中小学校全面铺开,有序推进,力争形成“五育”并举“卧龙模式”。

(二)优化师资,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我区通过校长示范课大比武、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万名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等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素养,连续三届全市班主任“大比武”一等奖获奖率均达到100%,连续两个学年的“大比武”综合成绩稳居全市榜首,能力强、品行优的好校长、好教师、好班主任持续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创新课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教体局坚持立德树人抓根本,强调在学生心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爱国的“种子”,一颗是创新的“种子”,让所有的孩子长着中国脸、怀着中国心、奋斗中国梦。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学校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系列主题活动,开拓人文视野,厚植家国情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春语”行动,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育阳光、乐观、积极向上好少年。

(四)艺体并重,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我们确定了“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2025年定位于“体育年”,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目前,正在全域推进体育运动课程落地,丰富体育项目,增加运动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如二十一学校的武术操、第十七小学校的足球课程、一全小学部的游泳课程、十九小、王村一小的跳绳、五全小学部的养生八段锦等运动项目基本惠及全体学生。以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小学部为例,学校建成了南阳市首个标准轮滑运动场,被教育部授予“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全国射箭重点学校”,连续三年在全国轮滑锦标赛中摘金夺银。除体育外,各学校积极开设兴趣社团,全区社团达900余个,普及率95%以上,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得到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机会。如第五完全学校以民乐为主开设了十几种器乐社团;第23小学校、南阳市第44小学校依托汉画馆,开发出了剪纸、拓印等“非遗”传承艺术课程;第14小学校多年来坚持推进葫芦丝课程,全校学生人手一个,已经成为该校最大的特色。艺体课程优化推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小胖墩、近视眼少了,学生心理问题少了,运动健将、绘画能手、音乐爱好者多了,小学生天真烂漫,中学生活力四射,兴趣爱好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阳光向上的心态助力学生行稳致远。

(五)成效初显,卧龙“五育”向高而攀

春期开学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5场师资专题培训活动,3000余名教师现场参与;两次组织全区教师云端参与国家级培训活动,其中卧龙AI课堂创新实践活动被中国教育报关注并报道;第五完全学校初中部学生张晨曦帮助9旬迷路老人回家的事迹受到央媒关注。河南省基础教育调研组到卧龙区调研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给予卧龙高度好评。

4月24日,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在卧龙召开,全省百名德育工作者走进第五完全学校和第二十一学校,学习、借鉴我区德育工作发展路径。

5月16日至17日,河南省第四届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第十七小学成功举办,省内外600余名教育专家、校长参会,“五育”并举卧龙模式走出南阳盆地,添彩河南教育。

二、创新发展科学教育,推动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2024年1月31日,教育部官网公布首批124个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名单,卧龙榜上有名,成为河南省入选三县市之一,跻身国字号实验区行列。实验区创建以来,我们充分挖掘境内科技文化资源,构建全区科学教育大格局,研制出中小学科学教育卧龙图谱,推行“一体两翼”课程体系,走出了一条课程固本、活动赋能、聚力发展的探索之路。

(一)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卧龙科学教育特色课程

通过国家课程立实根基。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落实好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大力夯实科学课和数理化生教育教学;通过项目化学习,将科学教育普及到各大课程领域中去,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校本课程实现特色发展。我们立足卧龙历史文化和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开发了以区域特色为导向的张衡科技、仲景文化、南水北调、月季培育、汉画研究等课程;我们结合区域场馆、高校、企业优势,开发了编程与算法、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创客与硬件、动漫与游戏、光学与智慧等课程体系。2024年,我区“一体两翼”课程入选河南省科学教育优秀案例,报送教育部。通过实践课程夯实核心素养。从宏观上来说,科学教育的重点是科学、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等理科学习,要通过这些学科学习理论、培养思维、养成习惯;在微观层面,科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科学、用科学。学生从小亲近自然、观察生活就是最好的科学启蒙。以植物为例,观察一株油菜从一粒种子到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感受四季节气变化对生命的影响,就是科学教育最好的方式;学生蹲在路边观察蚂蚁,养殖照料小动物,都是科学教育的启蒙,可以说,科学根植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我们要求学校在落实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活动、实验操作,构筑科学核心素养的坚实阶梯,让探索精神、创新种子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凝聚教育合力,深化“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模式

我们依托四所十五年制完全学校,通过制定全校科学教育发展规划,深入探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衔接和阶梯化培养路径,构建一体贯通发展格局。同时,教体局积极统筹高校和社会资源,加强与科协、文化馆、科技企业的对接,持续开展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校园活动,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如第五完全学校高中部与河南师范大学合作,建设了南阳市首个生物学科创新实验室,将“抓高考”与“提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科学教育从素养提升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进阶发展。

(三)聚焦科学实践,擦亮“科圣故里”科教品牌

   两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建设校园科创基地,持续擦亮卧龙“科圣故里”特色品牌。一全建设了南阳市首家诸葛气象站,《诸葛气象创品牌》课程入选河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典型案例;第五完全学校以仲景文化为中心,建设了卧龙区中医药文化实践基地,“杏林传承佑健康”课程荣获河南省中小学主题实践类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案例。第十七小学后来者居上,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少年科学院,五院赋能,科体强基,被评选为河南省“教育名片”;我区流动少年宫“仿真纸飞机”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20余所学校,惠及学生五千余人。全区12所学校荣获河南省“创客教育示范校”“科技活动特色校”等荣誉;第一、第五完全学校被授予河南省科技馆首批“馆校合作校”,教育部专家到我区调研工作,高度肯定我区科学教育“卧龙模式”大有可为。

(四)全域联动,以科教之强助力卧龙强区建设

4月2日,《德育报》头版头条刊发《让科学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向全国推广卧龙科教经验;4月14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卧龙AI创新课堂建设。在今年第38届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学子凭借扎实的科学素养斩获佳绩,共153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46人次,二等奖60人次,三等奖47人次,3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充分彰显了卧龙科学教育实效。五月中旬,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八协同组区域经验交流活动在我区举行,来自新疆、重庆、洛阳的实验区、实验校代表参与活动,高度评价我区科学教育“卧龙模式”可资借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