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信用扎根基层 治理焕发新颜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推动高效能治理的能力,聚焦基层治理实际需求,卧龙区发改委近期组织各镇街道(景区),为全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开展诚信建设业务培训,为基层治理强化“信用支撑”。
明确培训核心方向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亦是信用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阵地。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作为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基层工作者,其对信用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为此,卧龙区发改委精准把握基层治理中信用建设的关键问题,将培训内容确定为三大核心板块:阐释社会信用体系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使基层干部明确信用工作的重要性;解读中央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和顶层设计,让基层干部掌握工作的政策依据;梳理基层信用工作的重点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基层干部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引。
保障培训有序开展
为确保培训工作全面覆盖、取得实效,卧龙区发改委从培训筹备到具体实施,全程严格把控质量。前期,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包含信用体系基础概念、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培训课件;随后,向各镇街道(景区)下发培训通知,要求分管领导与信用专干率先深入学习,再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开展“二次培训”。
各镇街道(景区)创新培训形式,部分采用“集中授课+现场答疑”的方式,帮助干部深入理解政策;结合网格工作实际,分批次进行“小班化”教学,保障工作与学习两不误;邀请辖区内信用建设先进工作者介绍典型经验,以实际案例促进学习。截至培训结束,全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形成“上下协同、全面覆盖”的培训局面。
注重培训实际成效
“以往对信用建设的认识较为片面,通过此次培训,深刻认识到其与社区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工作的紧密联系。”一位基层干部在培训后表示,培训有效衔接了政策理论与基层实践,切实提升了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信用是化解邻里矛盾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信用评价,能够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信用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借助信用信息共享,可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效率;信用是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保障,完善信用奖惩机制,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失信行为,培育良好乡风民风。
培训结束后,卧龙区发改委专门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组织了信用体系建设业务测验。测验结果显示,参训人员平均成绩超过95分,其中80%以上的干部获得满分,充分体现了培训取得的扎实成效。多位网格员表示,培训后对信用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网格工作中,将运用所学信用知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此次培训是卧龙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具体实践。卧龙区发改委将持续推进完善“知识库”,结合基层反馈意见,不断更新培训课件,增加更多网格工作中信用应用的实际案例;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信用工作经验交流活动,让先进村(社区)分享工作经验和实操方法;强化“考核机制”,将信用工作成效纳入基层治理考核体系,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
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基层治理需要持续发力。卧龙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信用理念在基层扎根、信用实践融入日常工作,以“信用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实现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筑牢诚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