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卧龙区全年经济运行情况
卧龙区统计局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力化解前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新问题新挑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坚定扛稳经济大区、资源大区、人口大区的支柱作用,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19.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2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排名第11位。GDP增速与全市的平均水平差距由三季度的3.1个百分点缩小到四季度的1.3个百分点,位次也较前三季度前进一位,是在城区中心逐渐东移、二产短板突出、三产增速乏力的背景下取得的,GDP的全年发展成果“殊为不易”。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4亿元,总量排名第10位,增长2.9%,增速排名第1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42.9亿元,总量排名第2位,增长2.4%,增速排名第13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40亿元,总量排名第1位,增速增长5.1%,排名第7位。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27.5:6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15.9%、78.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0.67、3.31个百分点。
图1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一、生产供给保持稳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区扎实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全年,农业总产值66.7亿元,增长3.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6.06万亩,其中,夏粮产量丰产丰收,产量20.5万吨,增长6.6%;秋粮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产量11.0万吨,下降26.6%。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供应稳定。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3.35万吨、增长0.2%,瓜果类产量5.19万吨。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生猪存栏74.43万头,增长4.3%;出栏94.53万头。猪肉产量7.49万吨。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全区瞄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排名第12位。28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17个生产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0.7%。分行业情况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及水生生产增加值增长2.9%,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9.7%。
图二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服务业加速恢复。全区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动能,着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11月,全区规上服务业行业门类中,有62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7.4%。其中,其他规模营利性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4%,排名第7位。全区客货运周运量增长14.1%,保持全市前5位。
二、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提质提速推动经济发展增势增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较前三季度(6.3%)提升3.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7%)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排名第5位。工业投资回升。众德汽车零部件项目落地,金誉科技、中牧牧原等项目建成试生产,食品产业园一期建成开园等工业项目,推动工业投资增长12.8%。基础设施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卧龙桥改扩建工程、车站南路(雪枫路﹣涧河大道)道路、卧龙路(车站路-滨河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项目顺利通车、北京大道、梅溪河、十二里河排水防洪工程接续施工,推动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9%,排名第1位,比2023年(-26%)加快48.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全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回升。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9%,排名第2位,为全市两个房地产投资实现“正增长”的县区之一;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0.4%,排名第10位;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6%,分别连续6个月、7个月降幅收窄。
图三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全区把促消费、提升消费结构、培育消费新业态作为发力点,持续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亿元,占全市比重18.6%,增长5.9%,排名第11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4%。在限额以上单位的类商品中,有13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10.6%、102.5%,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速加快。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2024年,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4%、13.9%。
图四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三、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核竞争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8.6%,分别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7、6.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27.6%、30.5%。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等代表现代新兴服务业增速快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三个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5.3%,经济转型的动力在持续增强。
后劲支撑稳固增强。全区不断提升“万人助万企”专业化水平,做实做好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加快成长,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新入库企业动能不断积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区在库规上企业696家,为全市最多,在库企业数量比2023年增长3.1%,其中:工业139家;服务业78家;商贸业293家;建筑和房地产业186家。2024年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74家(含区外迁入14家),为全市最多,其中工业22家;服务业25家;商贸业93家;建筑和房地产业34家。500万元及以上入库项目94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入库项目56个,排名第7位。特别是年产350万套高端汽车零部件的众德项目,是我区继荣阳之后签约的单个投资最大、附加值最高的先进制造业项目,金誉科技、中牧牧原等项目建成试生产,豫资青果、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加速推进,食品产业园一期建成开园,签约入驻率100%,打造了“开园即满园、开园即投产”的典范。
创新引领持续强化。依托乐凯、电力公司、中光学、牧原智能、西施兰等区内骨干企业,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0.3亿元,增长42.9%,较去年全社会研发费用增速(17.0%)提高25.9个百分点,排名第1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5%,较全市平均水平(1.85%)高0.1个百分点,首次超全市平均水平,排名第5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全区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持续叫响“建强副中心、卧龙成高峰”主题,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建设,持续深入实施“七大工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红”奠定坚实基础。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卧龙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49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