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因三顾,名遂千秋。
卧龙区,带着远古记忆而来,用天下第一坛——“日月祭坛”、黄山遗址、丰山霜钟的传奇,用传国玉玺和氏璧的王朝密码摇曳了时空;以诸葛亮、张衡书写智慧之地文脉悠悠……在历史的沉淀里,在人文的续写中,育成了灿烂的文化经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
卧龙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西部,因境内人文胜地卧龙岗而得名,因智圣诸葛亮躬耕于此名播天下。作为南阳市的主要行政区,全区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个街道、景区办事处,人口95万。目前全区正以“三网四化五极”为引领,强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聚力推进“两山两路一湖四园”战略谋划,大力打造文旅强区,奋力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首善之区。
史远迹丰硕,人文蔚然起
5000年前,黄帝时期的一位“大王”带领他的氏族在此繁衍生息,留下史前人类生活的实物见证:黄帝时期的都城——黄山遗址。
《山海经》里的“丰山霜钟”、典籍里的“清泠之渊”,都是这里的一座山——丰山的旧事。
这里的东周墓葬群“不见冢”,有望破解“王子朝奔楚”的千古之谜,为文明探源提供南阳答案。
石桥古镇,鄂城寺塔,古鄂国都城留下的一片倒影……
汉画馆,二千多块汉画像石,一部汉代锦绣史。灵石不语,奏一曲大汉华章。
一岗出三相,相相皆人龙
一条岗孕育了一部中国史。
这里是诸葛亮躬耕地、诸葛亮精神诞生地。卧龙岗文化园致力于恢复诸葛躬耕地的原始生态风貌,打造新时代的南阳文旅新高地。
这里是古吕国所在地、姜子牙故里。姜子牙先祖曾做四岳之官,因佐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此。
五羖大夫百里奚生于斯长于斯,并葬于卧龙岗上百里奚村。
这里还孕育了著名科学家张衡、“一门两夫子”的王鸿儒王鸿渐、东汉大司马吴汉等诸多历史名人,为城市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紫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桱及后代唐王陵地,光武帝刘秀于此避难,医圣张仲景到此采药,凤雏庞统在此隐居。观山植被葱郁,野生动物丰富,二十里楚长城蜿蜒其间。
山有生机,水有灵性,白河绕卧龙岗而过,龙王沟风景区、兰营水库等17条河流、31座中小型水库,构成千姿百态的水域景观。
达士营特色小镇背靠独山、东濒白河,独玉美,月季靓,艾草香,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潦河镇的归零文化村,谢庄镇的锦磊生态园、塔子山梅园,陆营镇的芸林农庄,或以采摘游乐见长,或以民俗文化称绝,或以生态观光取胜,让游客能赏乡风美景,可住诗意田园,品尽乡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