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卧龙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发布时间:2023-04-07来源:卧龙区统计局

分享:

今年来,全区上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消费市场活跃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特点实现首季“开门红”。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分别超全国全省全市4.5%5.0%6.5%2.11.60.1个百分点,在13县市区(下同)排名第6位,为近三年来的最好位次。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增长3.3%,排名第11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6%,排名第13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2亿元,增长7.4%,排名第9位。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5:23.9:7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16.2%81.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81.065.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是拉动经济的“主引擎”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4吨,增长9.5%生猪出栏26.9万头,增长17.9%;猪牛羊禽肉产量2.2万吨,增长12.1%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3.2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3%拉动经济增长0.8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增长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拉动经济增长0.66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增长1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拉动经济增长0.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实现增加值8.5亿元增长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1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全国全省平均增速3.0%4.2%分别高2.71.5个百分点,但比全市(6.3%)低0.6个百分点1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4.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比全市(8.6%)低0.8个百分点,排7

建筑业企稳回升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增长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拉动经济增长0.19个百分点110家资质以上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10%比全市9.6%0.4个百分点排名第6

服务业较快恢复商贸业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5亿元增长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拉动经济增长0.58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经济增长0.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排名第1,同比增长9.0%,比全国、全省、全市(5.8%8.2%8.6%)分别高3.20.80.4个百分点,排名第6位。259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9.9亿元,排名第1,同比增长13.1%,比全市(10.2%)高2.9个百分点增速名第4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5%拉动经济增长1.7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客货运周转量增长32.8%排名第7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3亿元增长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拉动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1.0%,比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速(-1.8%4.2%13.9%分别22.816.87.1个百分点,排名第8位。金融业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增速与同期持平存款余额城区数增长8.4%,比全市12.3%3.9个百分点,排12贷款余额城区数增速3.3%,比全市13%9.7个百分点,排12其他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2亿元增长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7%拉动经济增长1.7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经济增长0.51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9%拉动经济增长1.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亿元(1-2月代一季度),增长26.7%。其中,54家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7亿元,增长27.6%,比全市(23.8%)高3.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第5位。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9位,增长19.8%7位,增速与全市平均持平。税收收入完成1.7亿元12位,增长16.2%6位,比全市(15%)高1.2个百分点。税占比为48.5%,比全市(67.8%)低19.3个百分点,排1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9亿元,增长33.6%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比全5.1%)高0.7个百分点,全省全市(9.6%)低4.5个百分点,排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5.4%全省全市(14.5%22.9%分别40.932.5个百分点排名第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0%,比全国全省全市8.8%2.7%分别22.817.316.7个百分点,排11位。房地产投资增长3.8%全国全省-5.8%-5.1%分别9.68.9个百分点,比全市(7.7%)低3.9个百分点,排10位。

物价总体平稳物价总体保持稳定城区CPI上涨0.5%

新增“四上”企业新增入库企业42排名第2其中,工业8商贸业21服务业7建筑业4房地产2家。

存在问题

虽然GDP首季增长6.6%顺利实现了开门红但第一三产增速位次普遍靠后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二产占比比去年全年6.9%27%下降3.43.1个百分点一产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7%16.2%低于去年全年6.7%35.5%4.019.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1%但支撑第三产业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且位次靠后。

规上工业方面。一是电力产值数据对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大。一季度,电力公司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47.7%,增速为6.9%低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3%3.4个百分点,折算增加值仅增长1.9%,未能有效拉动增速。二是部分大型企业未起到支撑作用。乐凯、牧原智能、中富康、荣阳产值增速分别为0.9%-28%-53%-4.9%,分别低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3%9.438.363.315.2个百分点。是企业停产、半停产较多。根据3月上报情况,全区112家企业中,增速低于全区平均增速10.3%的有43家,负增长的有34家。其中乐乐牛乳业、坦途路桥、奥普利发、盛宛建材、金运机械、卧龙油漆6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鑫筑机械、天赢混凝土、桓立机电、元基沥青、宏钰建材等5家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新增企业拉动小新增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为“规下”转“规上”(带基数),无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拉动产值增长0.12个百分点是部门行业数据不支撑。工业增值税当月排名12,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评估认定

三产方面。一是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9石油类及制品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总量的40.8%41家汽车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29.1%,新田360金玛特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12.8%52家企业合计占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的82.7%,占比较大特别是石油类当月零售额仅增长6.6%,低于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6.9个百分点,低于全区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速13个百分点,对全区商贸业影响巨大二是区位优势不断弱化。随着行政中心、城市发展重心东移,引发教育医疗资源、人口资源、市场主体随之东移,造成辖区内消费市场疲软,缺乏增长后劲。三是房地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年一季度新上报项目3均为老项目目前,化纤厂360置业项目资料正在准备中5月份即可入库乔官庄、南菜园等项目尚未入统计库。四是金融业存贷款增速偏低。我区使用市辖区数据,一季度存款余额增速8.4%,比全市12.3%3.9个百分点,排名第12贷款余额增速3.3%,比全市13%9.7个百分点,排名第12导致金融业增加值对GDP拉动力为其他服务业存在企业一支独大现象营利性服务业中宏信检测占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额的50%在劳动报酬中,宏信检测工资总额占55%在非营利性服务业中日报社工资总额规下营利性服务业的66%;南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工资总额占公共管理行业的69%这些企业占比高、影响大。六是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少且部分行业缺失目前,在库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仅40家,数量较少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因未有一家在库企业,在评估时只能使用全市平均数,影响服务业整体。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高基数导致增长压力大去年前五个月投资额基数占全年的52.3%3-5同期基数分别为22亿元18.4亿元20.3亿元,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二是在库项目少且质量不高在库项目仅143个(6个已竣工),比宛城区(170个)少27比南召县(168个)少25个。今年3月份上报投资中,经多方努力仅解锁了11个具有有效凭证的项目投资额共计9.7亿元其他项目因有效凭证不上报投资额均为1000万以下项目整体质量不高。同时,3省局查询4共计6个项目,仅有2个项目提供有效票据,剩余4个项目近7000万元无法提供有效票据,要求需要清零,下拉增速2个百分点。三是项目结构不合理当前可上报70个工业投资项目支撑了整体工业投资的“高增长”但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0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14%四是新入库项目少通过率低3上报48个项目仅入库14个项目通过率仅为29.2%被批回的项目存在备案手续和项目内容不合规不一致以小变大现场规模达不到要求现场照片与合同和备案内容不匹配等问题同时在合同备案材料中计划投资额一再修改不断增加导致项目入库后因没发票凭证支撑,无法上报大额投资额。

工作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紧盯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区经济运行指挥部协调统揽作用,精准测算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统筹安排,强化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重点关注制造业发展情况,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餐饮、房地产、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监测调度,对涉及GDP的优势指标持续跟进,对劣势指标分析原因,查找行业发展的短板和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区发改、统计、农业、工信、商务、财政、税务、住建、交通、金融和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经济职能部门实行日监测、周调度、月考核、季通报制度

抓实指标保质量统计部门严格按照统计法等相关统计制度要求,对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商贸业销售额、服务业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重点指标,做好每月数据填报指导培训,督促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全面提升数据填报质量,如实提供相关凭证,确保应统尽统。

抓项目建设保投资一是抓开工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三个一批”、省市重点、城市更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抓进度按照市统计局最新规定5月份开始所有项目必须有发票票据才能上报投资额因此必须抓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形成实物投资支撑投资增速是抓入库,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入库审核标准上报,及早准备真实、有效凭证,确保更多项目入库

    (“四上”企业培育。一季度新增“四上”企业4236家为“规下”转“规上”企业“新增”仅6家企业因此乡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企业培育力度督促企业及早升规纳统同时,调整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企业占比过高部分行业缺失的现状促进企业运行在合理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