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影响,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持续稳步恢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875536万元,比上年增长 9.1%,总量蝉联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53026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323777万元,增长 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198733万元,增长 11.1%。
图 1 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
三次产业比重为7.2:27.2:6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14.6%、79.9%,分别拉动GDP增长了0.5、1.3、7.3个百分点。
图2 2017—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6.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9%。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12‰,死亡率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5‰。
图3 2017—2021年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全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9%。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1.1%;医疗保健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6%;生活用品和服务上涨0.5%;居住上涨0.4%;衣着下降0.2%;交通和通信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城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6。
图4 2021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表一 2021年卧龙区城区各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
指 数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0.9 |
食品、烟酒 |
101.1 |
粮食 |
102.9 |
鲜菜 |
104.5 |
畜肉 |
85.3 |
蛋 |
111.8 |
水产品 |
116.7 |
鲜果 |
101.2 |
医疗保健 |
100.8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1.6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5 |
居 住 |
100.4 |
衣 着 |
99.8 |
交通和通信 |
101.5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0.6 |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
101.6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25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3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4人。发放创业担保货款5868万元。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3996公顷,比上年增长0.4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4835公顷,增长0.74%;稻谷种植面积1170公顷,减少0.85%;玉米种植面积24024公顷,减少0.03%;大豆种植面积1393公顷,减少2.08%;绿豆种植面积496公顷,增长17.7%;甘薯种植面积2186公顷,增长2.04%。
图5 2017-2021年粮食产量及增速
全年粮食总产量353579吨, 比上年减产2781吨,比上年下降1.6%。主要农作物产量:小麦208804吨,增产1.8%;稻谷7767吨,增产52.6%;玉米117420吨,减产8.9%;大豆2527吨,减产8.2%;绿豆900吨,增产38.7%;甘薯15995吨,减产2.8%。
表二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吨 |
353579 |
-1.6 |
#小 麦 |
吨 |
208804 |
1.8 |
#稻 谷 |
吨 |
7767 |
52.6 |
#玉 米 |
吨 |
117420 |
-8.9 |
大 豆 |
吨 |
2527 |
-8.2 |
甘 薯 |
吨 |
79975 |
2.8 |
肉 类 |
吨 |
71619 |
149.2 |
#猪 肉 |
吨 |
6280 |
58.9 |
#牛 肉 |
吨 |
1348 |
-9.2 |
#羊 肉 |
吨 |
1100 |
4.3 |
#禽 肉 |
吨 |
6370 |
7.1 |
禽 蛋 |
吨 |
58700 |
19.8 |
牛 奶 |
吨 |
47700 |
44.1 |
肉类产量7.16万吨,比上年增产149.2%。其中,猪肉产量6.28万吨,增产58.9%;牛肉产量0.13万吨,减产9.2%;羊肉产量0.11吨,增产4.3%;禽肉产量0.64万吨,增产7.1%。禽蛋产量5.87万吨,增产19.8%。牛奶产量4.77万吨,增产44.1%。年末生猪存栏69.39万头,增长38.4%;生猪出栏88.24万头,增长64.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农用拖拉机4.1万台,化肥施用量34040吨。农村用电量1781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11578万元,比上年增长6.8%,占GDP的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8%。
图6 2017—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19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8位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4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1.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42.4%;汽车制造业增长4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6.3%;金属制品业增长16.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增速较快的工业产品有:工业机器人增长541.8%;饮料增长100%;光电子器件增长84.3%;饲料增长60.1%;口罩增长60%;塑料制品增长39.9%;鲜、冷藏肉增长37.9%;商品混凝土增长29.8%;光学仪器增长29.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增长16.4%;砖增长15.3%;起重机增长11.5%。
表三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机器人 |
套 |
629 |
541.8 |
饮料 |
吨 |
4900 |
100.0 |
光电子器件 |
万 只 |
964 |
84.3 |
饲料 |
吨 |
448907 |
60.1 |
口罩 |
万 个 |
292 |
60.0 |
塑料制品 |
吨 |
2541 |
39.9 |
鲜、冷藏肉 |
吨 |
1684 |
37.9 |
商用混凝土 |
立方米 |
367257 |
29.8 |
光学仪器 |
台(个) |
6845727 |
29.1 |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
平方米 |
25036 |
16.3 |
砖 |
万 块 |
883 |
15.3 |
起重机 |
吨 |
580 |
11.5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03713万元,增长18.5%;实现利润1705万元,下降98.2%;产品税金及附加12915万元,增长17.7%;应缴增值税52205万元,增长9.8%;年末产成品库存70469万元,增长6.2%。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7%。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用电量22756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1%。全区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3.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6501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1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9886万元,比上年下降0.4%;实现利润总额20495万元,比上年下降17.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7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3%;竣工面积2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3.0%。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1.6%。工业投资增长4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4%;民间投资下降4.7%。
在500万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中,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占全部完成投资比重5.7%,下降14.7%;第二产业占全部完成投资比重21.9%,增长49.9%;第三产业占全部完成投资比重65.2%,增长4.5%。
从投资类型看,新建投资增长8.7%;扩建投资增长727.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2.8%。
图7 2017—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增速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0.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7.9%。商品房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11.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11.3%。
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5%。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8%,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0.2%。
图8 2017—202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7213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7756万元,增长10.1%。
图9 2017—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56903万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2989万元,增长11.1%。
限额以上企业分行业销售额(营业额)情况:批发业销售额2471026万元,增长11.1%;零售业销售额2981303万元,增长11.1%;住宿业营业额56602万元,增长9.7%;餐饮业营业额220961万元,增长11.2%。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3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5%;通信器材类增长9.4%;汽车类增长4.8%;家用电器类下降14.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3.3%;粮油、食品类下降43.5%;家具类下降96.8%。
全区进出口总额123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总额11120万美元,增长6.1%;进口总额1271万美元,下降6.4%。
六、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04635万元,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6991万元,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40312万元,增长21.5%;金融业增加值337450万元,增长0.7%;房地产业增加值292097万元,增长4.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570006万元,增长14.0%。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75666万元,增长20.1%。营利性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63181万元,增长14.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94340万元,增长7.1%。非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加值197845万元,增长12.7%。
图 10 2017—2021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1.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0.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255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76443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369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69245万人/公里。
七、财 政
全年地方财收入合计1805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269万元,下降2.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8003万元,下降15.1%。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6.4%。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4亿元,下降2.7%;企业所得税0.8亿元,增长7.1%;个人所得税0.4亿元,增长5.9%;土地增值税1.6亿元,下降13.8%。
图11 2017—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合计654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4082万元,下降8.0%。在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369万元,下降5.1%;公共安全支出3062万元,下降55.9%;教育支出120298万元,增长15.3%;科学技术支出2015万元,下降72.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4708万元,下降9.0%;卫生健康支出59057万元,下降3.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726万元,增长14.9%;节能环保支出7289万元,下降24.2%。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年末全区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8家,从事科 技活动人员4008人,其中研发人员1159人;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区属科研机构1家、民办科技开发机构26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个。
年末共有普通中学45所(含高中),专任教师4806人,当年在校学生66554人,招生23891人,毕业生21672人;小学68所,专任教师3539人,当年在校学生95221人,招生14666人,毕业生1616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3人,招生3人,在校学生64人;独立设置幼儿园304所,教职工3506人,入园幼儿数7311人,在园幼儿数31787人。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年末共有区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2个,文化馆 1个。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广场演出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达800 余场。拥有19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共有办公区属卫生机构20家,其中,城区卫生健康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10家挂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19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28人,病床使用率为81.68 %。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固定资产113000万元。其中,房屋价值12025万元;专业设备价值74555万元。在卫生机构中,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技术人员314人;卫生防疫机构1家,卫生技术人员149人;监督所1家,卫生技术人员21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南阳调查队抽样调查反馈,卧龙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4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1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99元,增长7.1%。
图12 2017—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430人,其中:企业参保在职职工77347人、退休19117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在职职工15433人、退休7533人。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97582万元,其中,企业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59850万元,机关事业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37732万元。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825万元。
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45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8190人。
年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5个,床位数7143张。通过社会福利机构办理收养13人。
全年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59万元,发放城市特困保障资金1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4704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保障资金2084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文数据按经营地原则统计(卧龙区数据包含辖区内区属和市直两属),即在地统计,不特别注明即为在地统计口径。
3、公报中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统计制度,不公布总量指标。
6、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参加城镇养老、失业保险人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收入和支出统筹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对外贸易进出口额数据来自区商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科技研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据来自区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广播电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区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计委; 医保参保人数分别来自区医保中心;社会福利与资金统筹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