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制定背景
为切实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全区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2〕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2024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评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22〕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方案》制定目标及意义
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将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打造成网络健全、设施设备完善、人员配备合理、管理规范、中医药防治康养融合发展的完整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达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顺利通过创建验收。
三、《方案》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成立卧龙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明确职责分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推进实施阶段。加强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政策落实、资料收集等工作。加大日常检查指导力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联席会议,督促全区各有关单位严格照创建标准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自评申报阶段。2024年1月,对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评,及时查漏补缺。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工作项目清单,加大力度落实整改。按照要求及时将创建申报材料报送市中医药发展局。
(四)评审验收阶段。2024年7月,对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抽查评分表(2022版)》,收集整理资料,迎接市、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进行评审验收,并随时准备迎接评审验收。
四、《方案》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制定我区中医药有关政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责任分工,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二)资金倾斜,投入到位。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中医药财政专项,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医药事业费占总卫生投入比例逐年增加,且不低于15%。
(三)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明确专人负责,按照创建责任分工,明确具体措施,逐项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
(四)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各乡镇、各单位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的合力。区卫健委要对全区中医药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开展经常性督查指导;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发展措施。
(五)加强宣传,凝聚共识。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督查,严明纪律。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各创建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消极应付,影响创建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约谈通报。
五、重要举措
(一)建设标准要求。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建设共包括组织管理、促进发展、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监督考核、满意度和知晓率7项建设标准,共42项评审内容(其中重点指标14项),总分为1020分,其中重点指标430分,其他指标570分,加分项20分,重点指标必须达到90%及以上为合格。
(二)主要措施。
1.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充分发挥党在中医药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古蔺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建立县级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二是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县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是贯彻落实中医药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2.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县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加大对县中医医院的扶持力度,规范科室设置,补齐短板弱项,改善就医环境,推进县中医医院各种形式医共体建设。二是强化二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补充作用,标准化建设中医药科室,提升其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煎药室等设施设备配置。三是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枢纽作用,规范设置中医科、中医馆、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四是强化村卫生室(服务站)网底作用,所有村卫生室具备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其中10%的村卫生室设置“中医角”。
3.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引进中医药类别高精尖人才,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二是提升全县中医药人员素质,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师承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60%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5%以上;所有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4.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推进县级医院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完善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医技科室服务功能,提高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能力。二是拓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范围,推进中医专科发展。三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建立师资队伍,积极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5.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一是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注重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落实。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将中医药纳入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人群预防和早期介入治疗机制,全程参与传染病预防、诊治、康复工作。
6.注重中医药文化普及与传播。一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二是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扩大中医药科普内容覆盖面,加大新闻媒体对中医药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中医、认同中医、使用中医、感受中医药文化。
7.扎实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科学建设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二是培育中医龙头企业,推动全县中药材加工技术及深加工能力提升,推进中医药加工产业链条发展。三是促进中医药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四是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项目,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六、解读单位
解读单位:卧龙区卫健委
联系电话:0377-63126921
相关阅读: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