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子站 > 公安动态

卧龙区公安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7-01来源:

分享:

卧龙区公安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2年,卧龙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局中心工作,聚集聚力辖区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平安卧龙建设贡献力量。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及公安局党委组织的各类集体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四本书”,积极在公安局党委和党建联系点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南阳考察重要讲话、重要知识等精神,始终用党的理论知识充实提高自己。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担负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时代重任。三是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通过集体学习等活动,自学及引导全体民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其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四是坚持业务知识提升。主动学习司法、公安、信访等行业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通过学习,个人业务不断提升,在统领全局、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等方面,以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五是坚持党纪党规学习。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和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章》《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条例》等知识。

通过坚持学习,本人“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升华,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能够做到依法行政,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政府建设。

二、认真履职,敢于担当,持续抓好主业和打造工作亮点

(一)重拳出击,以打开路,坚定不移的履行公安主责主业

具体数据略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的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始终牢记“公安姓党”政治属性,紧紧围绕全市、全区的工作布局,主动服务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1050改造及信访维稳工作,强化与各职能部门协作联动,控疫情,打犯罪,确保全区持续稳定。防控疫情,坚强有力。全警动员,全警参与,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去,全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紧紧围绕全区的工作布局,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积极参与封控区域、方舱医院、高速卡口执勤值守。分局始终以“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为导向,助力党委政府稳住经济大盘,打通便民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万警进万企”活动发展,严打涉企各类违法犯罪。

三、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筑牢法治理念,规范为民服务举措。一是做到“有法可依”。坚持“放”“管”结合的原则,在下放受理审批权力至派出所的基础上,同步制定全区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从办理时限、受理条件、审核流转、法律依据等多个方面,制定出台业务办理程序规范,指导窗口人员规范办理。二是做到“有法必依”。开展全区公安窗口服务竞赛活动,定期组织业务规范培训、开展参观学习,不断提升窗口人员法律素养、拓展工作视野,筑牢岗位技能基础。三是做到“违法必究”。推动落实督察、法制信访等监督部门、业务警种、基层办案单位的层级督导机制,对窗口服务、行政执法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问责。

(二)厚植民本理念,动态掌握服务诉求。一是民意监测听民声。在窗口单位设置意见薄、举报箱、评价器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围绕公安执法服务主要环节开展全方位评议监测,全面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情民意为指导,精准助推公安服务效率优化提升。二是实地走访察民情。2022年,分局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机关民警分包基层派出所,开展查民情、解民忧活动。分局班子成员通过走流程、坐窗口、亲身办”等活动到分包的户政窗口担任“户籍民警”,通过“亲身办”找堵点,“走流程”补短板。三是开门纳谏广纳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进一步增强警营、警企、警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定期举办“开门纳谏”等主题活动,邀请包括“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代表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帮助公安机关精准掌握基层工作、企业发展、群众生活等各个层面所需所求。

(三)增强创新理念,打造政务服务品牌。一是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公安微警局。充分借助公安自助服务设备,将公安服务向全天候、全时段延伸,卧龙分局在高校园区设立南阳第一家24小时微警局,为群众提供与生活出行密切相关的公安审批服务,让群众“自助办、就近办、随时办”。二是打造 “一窗通办”的全能公安窗口。依托基层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安窗口,优化系统功能,重塑业务流程,持续深化户籍管理“放管服”改革,自6月起,开通“全城通办”户籍业务,开通的20项业务群众可以就近在全南阳市任意一个户籍室申请办理,大大提高了户籍窗口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

    (四)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抓好服务型行政执法三项措施

    1、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是明确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分局年初制定了《卧龙区公安分局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行政指导贯穿于公安行政管理和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在公安机关履行户籍管理、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重大活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以及110指挥中心接处警管理和惩治轻微违法行为等职能过程中普遍适用。二是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方式。明确了行政指导可采取多种多样的非强制性手段和方法适时进行,一般可采取提示、示范、辅导、引导、规劝、约谈、建议、回访等方式开展工作。

    2、积极开展行政调解,采取多元措施化解矛盾纠纷。一是明确重点,针对性开展工作。分局主要把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作为行政调解工作的重点,制定出台了《卧龙区公安分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卧龙区公安分局行政(治安)调解实施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行政调解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认真排查和调解社会纠纷,充分运用行政调解手段,依法、及时、妥善将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化解在行政程序内、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推进公安行政调解工作积极稳步、规范开展。二是完善硬件设施,为行政调解工作提供场所保障。分局18个派出所和城区31个较大的警务室设立了行政调解室,调解室内制度健全、警示性标语醒目,为行政调解工作创造了舒心的环境,便于达成调解意项。半年来,各基层执法单位共调解解决轻微的行政违法211件,收到群众感谢信和锦旗73份,为创建平安卧龙、和谐卧龙做好了公安贡献。三是因地制宜,多种调解形式相结合。对因民间纠纷引起侮辱谩骂行为,行政执法民警开展当场调解;对纠纷事由简单、情节轻微的。民警主要采取“登门调解”,入户做好说服工作或召集双方当事人予以调解,力争化解纠纷;对争议较大的纠纷,由民警将各方当事人请进公安调解室进行举证、质证,予以“请进门调解”。调解;对纠纷事由复杂,涉及人员较多的案件,由民警召集各方当事人员,邀请律师、人民调解员、居委会或村委会人员等,组成临时调解小组进行调解;针对复杂疑难社会矛盾纠纷,会同基层政府、司法部门实行公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联动式”调解。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严格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各项措施。一是认真梳理违法风险点,公布实行。我局针对近年来在行政管理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和已办结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按照行政相对人违法的高频点,找出行政相对人的违法风险点,根据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危害后果、发生的概率等划分风险等级,共梳理风险点18个,通过平安卧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二是明确了防控措施,确保依法有据。针对梳理出的18个违法风险点,分局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切实引导行政相对人避免违法风险。三是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实效。分局通过通报讲评等形式,推动治安大队、各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等行政执法民警落实防控措施,在日常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根据风险等级,提前介入、主动提醒,及时灵活实施行政指导,最大限度地防控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

 

二〇二三年一月十六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