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惠企政策 > 科学技术局

卧龙区科技局转发南阳市科技局十项惠企政策措施

发布时间:2022-02-18来源:

分享:

一、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围绕“主新特”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开发对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列入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承担单位, 每项经费支持最高100万元。针对主导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需求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加快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梯次培育机制,继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贯通工程,大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

三、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建立量质齐升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机制,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估分析,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应入尽入”。实施科技政策服务行动,针对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开展梯度培育和差异扶持,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注重挖潜,分类施策,形成梯次培育机制,增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源头活水,促进其加快成长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而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

四、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作为申请各类项目、后补助资金、研发平台的基本条件,财政科技资金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额度高的企业。认真落实河南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政策补助资金在省级财政负担的基础上剩余部分按财政体制由市、县(区)分级负担。

五、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行、多元化投入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市外新型研发机构在南阳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创新联合体牵头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各类研发平台,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六、加快创建创新载体支持建设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双创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绿色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智慧+科技示范基地,给予建设运营单位一次性财政补助

七、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创新龙头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建设技术转移机构,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技术转移链条。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予奖牌分别给予建设单位一次性财政补助。对促成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引进转化市外技术成果的企业,按照技术合同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助。鼓励我市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及企业向社会开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利用率

八、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市财政引导专项资金作用,持续开展“科技贷”业务,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充分发挥南阳科技大市场的作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实施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规范发展股权众筹融资,完善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九、开展常态化科技政策宣讲服务市县联动,建立常年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机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研发费用补贴、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等企业关注的各类科技政策,加大宣讲力度,让各项惠企政策直达企业,确保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实施科技政策服务行动,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中遴选组建一支科技型企业服务队伍,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精准化服务。

十、构建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发挥“诸葛英才计划”政策优势,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引导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强优势补短板,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科技人才政策,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引进、使用、吸引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引领带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单位:卧龙区科技局

科室:工农业科技股  

电话:0377—6066283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