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电商企业2450家,物流快递企业216家;发展网上个人卖家4万余个,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10%以上。根据市邮政部门数据统计,综合天猫、淘宝、1688、京东等电商平台数据,卧龙区2018年电商营业额150.15亿,超额完成150亿元的市定目标,同比增长51%。全市6个 “中国淘宝村”,我区七里园乡达士营、白塔两村占其二。南阳市重大电商项目“南阳市新经济产业园”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电商专班领导小组的关心支持下,仅用时40天完成装修、大数据中心调试等工作,于2018年12月29日开园,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卧龙速度”。
二、工作措施
(一)抓机制促电商。一是强化领导保障。区里成立以组织部长为组长的电商专班,实行专班推进。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先后邀请阿里、京东,美国wish、eBay等在我区举办电商论坛、交流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电商创业知识培训19期,培训3000余人次。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18年安排1000万元电商发展引导资金,用于电商园区建设、企业扶持奖励、培训及相关服务。四是强化体系保障。电商进农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想念食品、苏宁云商、云书网实现了乡、村两级服务站点覆盖。
(二)抓载体促电商。把“一园四点两区域”作为集约集聚发展的载体和突破口。“一园”,依托紧邻卧龙综保区的区位优势,建设卧龙跨境电商产业园。 “四点”即卧龙区众创空间,七一路虹志孵化器、汉画街白河孵化器、七里园艾月众创空间,年孵化电商企业超100家。“两区域”,一是在中心城区,筹划了以“南阳市新经济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周边苏宁易购、新田360等新型商业综合体和家电、建材、汽配等专业市场的城市电商经济群,引导转型升级新零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二是在七里园达士营、白塔区域,依托两个中国淘宝村,引导个体卖家、商家入驻当地电商产业园,化零为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抓产业促电商。一是艾草产业,针对当前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引导扶持药益宝等传统企业转型上线,针对网上客户开发78个品种,2017年企业及合作团队综合统计电商交易额5500万元,是2011年建厂初期的20倍。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区内艾制品加工企业借助互联网,年网上销售额12亿元,在全国艾制品市场份额中,卧龙艾制品占到50%以上,覆盖全国80%以上的艾制品市场。二是月季产业,重点打造了中国月季交易网,服务全区月季从业者实现即时查询、购销等需求,三年来销售种苗1千余万株,实现产值近4千万元,年均增长300%以上,已成为国内最专业的第三方月季交易撮合机构。三是玉产业,玉器电商龙头致简商贸2018年交易额1.4亿元,稳居京东行业类目第一名,目前正筹备在中原股交所交易板挂牌,有望实现全省玉器类电商企业交易板 “零”突破。
(四)抓上行促电商。通过抓产品、建通道,一批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带动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京东卧龙扶贫馆九月份上线以来,已经有400多款产品上线,带动就业120余人,日均发货量3000单以上,日均营业额20万左右;药益宝电商扶贫服务站,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个;宠物相伴电商扶贫服务站,销售的绳编宠物玩具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已在四个乡镇培训300余熟练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其中贫困户家庭人员20余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想念挂面、树铭减肥产品、至简玉器珠宝、嗅窝网变蛋等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做到全国类目年交易额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 “双十一”当天,想念食品销售额5233万元,第三年在全国面条类目排名第一,获得市电商专班领导小组通报嘉奖。目前全区获得省级、市级电商示范企业分别达8家、15家,想念食品、至简商贸等电商企业交易额超亿元。
三、下步工作
围绕 “一核、多点、连片”的电商产业布局,建设网络经济强区。一核:即围绕卧龙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含南阳市新经济产业园),打造在豫鄂陕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电商产业高地;形成“多点”集聚:中心城区各类专业市场结合实际,围绕产业协同,实现转型升级,打造电子商务产业要素集聚区;“连片”互动:各乡镇、街道(景区)结合实际情况,普及试点,全面推进电商进社区、进农村工程。近期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推进新经济产业园建设。上半年力争吸引25家以上电商产业链上下游平台企业、应用企业、运营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把新经济产业园打造成新经济、新动能高地。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二期规划建设政策支持,力争早建成、早见效。
2、探索建立特色产业电商大数据中心。重点聚焦月季、艾草、玉器、光学透镜、装备制造等产业,借助电商大数据中心数据优势,指导产业产前、中、后全链条市场分析,拉动这些传统产业进一步释放产能、扩大市场,稳固税源。
3、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以壮大电商产业基础、培育税源为目标,密切加强与师院、理工、工院等高校联系对涉及电商产业的各项规划、项目建设、政策制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深入与阿里、腾讯、京东、苏宁、邮政、申通等合作,分产业、分层次对电商企业进行指导。
4、更加注重精准招引项目。在招大引强的同时,吸引更多适合区情、适应我区电商生态环境的电商企业落地,快速把全区优质工业品、特色农产品打开国内外市场。
电子商务
发布时间:2022-08-17来源:
【打印】【字体:大中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