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美丽乡村 > 传统文化

石桥镇----扳倒井传说

发布时间:2020-12-01来源:

分享:

石桥画册张衡14.jpg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位于豫西南卧龙、南召、方城两县一区结合部,是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故里。全镇总面积39.7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3.9万人。因受其区位、历史、民俗的影响,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活跃,也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扳倒井与麦仁店传说如下: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派人四处诛杀汉朝皇族成员,这一天,一班杀手来到南阳捕杀光武帝刘秀。刘秀乃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从小胸怀大志,习就文韬武略,这些天正在招兵买马,准备讨伐王莽,忽然得到捕杀自己的消息,只好装扮成平民百姓模样,骑上心爱的枣红马,连夜逃离南阳。

刘秀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夜又一晌,早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等到过了白河滩,已是午后。又艰难地挨了一二里路,来到石桥北五里多地的陈家庄,常言说,渴比饿难受。这时人马皆渴得要死,想寻户人家,家家封门闭户,人们都下地干活儿去了,远处几个农民掂着锄头看着卷了叶的玉米在发呆。刘秀牵着码在村口张望,忽然眼前一亮,啊,那不是一口水井!他赶忙跑到井边,伸着头朝井下望了望,井水有一两丈深。这时,他不知道是绝望还是异想天开,蹲下身,双手板着青石井沿对着井口大声喊道:“井啊,你能倒过来让我喝口水吧!”真是神奇,话音刚落,只听见井里一阵嗡嗡响,井口向刘秀搬着的方向倾倒,井水也慢慢的升到了井口。刘秀又惊又喜,急忙把嘴伸到水里,喝了个痛快,又把马牵到井边,那匹枣红马摇了摇尾巴,伸长脖子痛饮起来。人马喝足后,井水又缓缓回落,而井口却向南倾斜至今,而且青石台上还清晰地留下了刘秀的脚手印和马蹄印。刘秀称帝后,人们便把这口井叫做“扳倒井”。再说,刘秀喝着清甜甘冽的井水,心里顿感清爽了许多,他坐在井台上歇息了一阵子,看看天色已晚,而且实在疲惫已极,当晚便找了一户僻静人家住了下来,打算第二天早上鸡叫时起来赶路。

俗话说冤家路窄。王莽的追兵折腾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刘秀的马蹄印,于是便循迹追了过来,同时也赶到了陈家庄。他们跑了许多冤枉路,一个个精疲力尽,胡乱在村子里搜寻了一阵子,便在村北头住下了,也打算等第二天早上鸡叫时起来继续追赶。

刘秀留宿的这一家住在村南头儿,家里只有一对老夫妻,都已年过半百,刘秀提心吊胆的睡下后,老太太开始生火煮麦仁儿,这里的人有个习惯,夏季常煮麦仁汤喝,既耐饥又解渴,因为麦仁难煮,所以常常晚上把麦仁下锅煮一滚,第二天早上再煮上一阵才能煮熟。老太太是在准备第二天的早饭。刘秀睡得正香,忽然一声公鸡啼叫,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翻身坐起,听见老太太还在外间纺棉花,便揉了揉疲困的眼睛从里间走了出来,对老太太说:“大娘,我该走了,有什么吃的没有?”老太太难为的说:“穷人家,锅里的麦仁刚滚了一滚,明天再煮一下才能吃。”刘秀急不可待的说:“能吃,一滚就熟了。”于是老太太给他盛了一大碗麦仁汤,刘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太好吃了,又香又甜!”临走时,刘秀抱拳给老太太施了一礼:“老人家,谢谢您啦,后会有期!”说罢,跨上枣红马向西北飞驰。原来因刘秀住在村南头,所以南头公鸡早叫了两个时辰。等到王莽追兵听到北头鸡叫起来时,刘秀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说来也奇怪,从此以后,陈家庄南头的公鸡就比北头的公鸡叫得早,而且煮麦仁真是一滚就熟了。后来刘秀打败了王莽,在洛阳登基,一道御旨传下,陈家庄改为麦仁店,还把老太太接到宫中,给他煮了一顿麦仁汤。直到这时,人们才如梦初醒,原来刘秀乃真龙天子,福大命大,所以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而且金口玉言,出言成真。麦仁店人无不称颂刘秀的功德。

优美的传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表达了群众对善恶的最朴素的认识,有较高的保存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