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预决算平台 > 卧龙区政府预算 > 2017

关于卧龙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24来源:

分享:

卧龙区财政局局长 于保峰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卧龙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立足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着力促改革、强管理、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6年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2016年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59897万元,同比增长5.3%。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4450万元,执行中因营改增因素收入预算调整为100800万元,实际完成10206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增长9.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2000万元,增长5.2%

区本级。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8900万元,执行中因营改增因素收入预算调整为75764万元,实际完成759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7.9%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0000万元,执行中,由于中央、省、市增加补助、下达乡镇补助、使用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支出等因素,支出预算调整为210000万元,加上上级专项转移支付78011万元,达到288011万元,实际完成27010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8%,增长2.1%

2、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0070万元,实际完成8852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82928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6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5 %

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40070万元,实际完成8852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增长-1.9%

3、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121667.4万元,实际完成124886.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1.3%;支出预算为115160.7万元,实际完成118615.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0.2%

4、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274.5万元,实际完成292.0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9.3%;支出预算为274.5万元,实际完成287.5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5%,增长-10.7%4.5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现行我区预算管理体制,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部纳入区本级管理。

上述情况均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省市财政结算后还会有一些变动,决算结果届时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二)2016年主要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1狠抓收支管理,财政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支撑企业生产下滑、效益下降,房地产投资、销售减缓,餐饮和零售行业持续低迷,营改增政策减收效应影响明显加之,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停征的收费项目不断增加,收费规模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面对异常困难的复杂局面,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财税部门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注重加强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及时研判财政收支形势,克难攻坚,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066万元,增长9.3%,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速居全市第四位。二是财政支出实现新突破。去年以来,随着保税区建设、双创工作、新八中投入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及政策性增资等重点工作的落实,现金调度异常严峻,面对日益紧张的财政资金压力,财政部门采取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向上争取市财政的现金等措施,不断增强财政资金保障能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5.2%再创历史新高。三是争取财政资金实现新突破。财政部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抢抓机遇,围绕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谋划包装一批项目,积极汇报对接,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红利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资金总量达23.3亿元(按照《预算法》规定,年终未支出的专项资金结转下年,当年结转下年2.3亿元),增长3.1%增加0.7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2、发挥调控职能,服务稳增长取得新成效

在保障工资、运转、民生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支持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一是累计筹措资金7.93亿元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了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正式封关运行。二是统筹资金2.3亿元,支持城市及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小街小巷路面硬化维护等设施的提质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三是累计申请地方政府债券1.1亿元,支持宁西铁路和郑万高铁建设。四是累计筹资

2.6亿元,支持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畅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改造危桥2000延米/25座,补齐贫困乡镇交通短板,完善了农村公路网络。五是筹措资金2378万元,帮助企业去产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本级退税216.4万元,支持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企业的发展。六是积极贯彻营改增改革政策,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停征、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累计减轻企业负担1亿元。

3、积极落实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果

一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和执行,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按照《预算法》要求,做好财政和部门预决算批复工作,并指导预算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开。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开展了全区国有资产清查,全区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实施了公车改革,收缴拟取消的公务车辆146辆,第一批拍卖成交57辆,处置报废黄标车43辆。三是落实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累计收回6663万元,调整用于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四是扩大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支付范围。全区已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交通运输行业燃油补助资金等10项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总计发放金额达9889.3万元,确保了财政惠民资金支付的安全便捷。五是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累计支出1572万元,加强现金使用动态监控,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六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完成政府采购1.8亿元,节约资金1759万元,节支率达9.7%。七是发挥投资评审过滤器的作用。评审各类项目171个,评审金额达7.6亿元,审减资金9387万元,审减率12.2%,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八是进一步完善乡级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乡级财政资金支付效率不断提高。

4坚持共享发展,开创保障民生新局面

2016年,全区财政支持民生保障支出2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增长15.6%。在重点支出方面,一是筹措教育资金5.3亿元,增长4.1%。拨付两免一补资金10652万元,拨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91万元,拨付中等职业免学费及助学金264万元,拨付幼儿资助资金121万元,保障了农村学生以及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正常的教育,减轻了农民负担。筹措资金2.3亿元投入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建筑面积90450平方米(主要新建市八中新校区),新增学位8950个;筹措资金1229万元投入农村校舍维修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9640平方米,新增学位3850个,全面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二是筹措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5亿元,增长9.6%拨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14000万元,确保了全区各项社会养老保险的足额发放;拨付各类城乡低保资金5500万元,确保了2.5万名城乡居民享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拨付各类****干部、退伍军人安置和抚恤补助资金3000万元,保障了全区企业****干部和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和医疗服务;拨付五保供养资金1200万元,解决了近3700名五保人员的生活困难问题;拨付各类再就业资金750万元,完成15840名创业培训,提升了我区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三是筹措医疗卫生资金4.3亿元,增长24%拨付城镇职工、居民及新农合医疗保险资金28400万元,为71万名城乡参保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730万元,为全区90余万名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拨付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自然灾害补助资金1200万元,为全区城乡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证和生活救助;拨付乡镇卫生院收支缺口补助资金、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资金、乡村医生补助资金5500万元,确保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健康有序运行。四是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资金2269万元,增长37%。落实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政府购买演出服务。五是投入扶贫资金2272万元,其中,筹措地方政府债券1700万元,支持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到户增收项目369万元;安排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03万元,支持实施精准扶贫。

5坚持协调发展,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

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统筹资金1.2亿元全力保障双创工作。其中,统筹资金4005万元,确保2000多名环卫工人工资及时发放;统筹资金2000万元,支持街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洒水降尘力度;统筹资金2400万元,购置机械化环卫作业车辆69台;筹措资金3300万元,支持城市绿化、公厕及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和维护,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和市民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二是筹措各级农林水资金40317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农业改革与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其中,筹措资金2600万元,支持高速通道造林5779亩,白河生态防护林带造林1288.5亩,南水北调干渠绿化313.8亩;筹措资金1667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1.38万亩;筹措资金3000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利项目灌区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7495万元,补贴面积67.71万亩发放一喷三防补助资金234.4万元,补贴面积66.03万亩;发放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683.18万元,补贴28053人次;兑付农机购置补贴946.7万元,补贴大型农机具391台,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筹措资金1140万元,支持蒲山、谢庄、七里园等乡镇大气污染防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筹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802万元,安排项目34个,受益人口9.7万人;筹措资金1000万元,支持潦河坡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美丽乡村项目7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7000万元,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保障。

二、2012-2016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回顾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各项战略部署,沉着应对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和各种严峻挑战,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五年来,财政工作始终注重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效能,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4.3亿元增长到201610.2亿元,年均增长18.3%,五年累计完成37.9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22.6亿元。

二是财政支出规模膨胀迅速。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1年的16.5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2亿元,年均增长11.8%,五年累计完成154.7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98.2亿元。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财政改革全面推进。扎实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投资评审、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债务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深入推进了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财政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全面促进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各项税制改革政策有效落实,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区财政收支规模屡创新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依法监督、悉心指导,得益于全区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骨干税源萎缩、拉动性新增税源少,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可支配财力不足,难以满足民生等公共事业及重点建设支出的刚性需求;随着一些收费项目的清理和取消,非税收入呈现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态势;预算执行约束力度不够,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财政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恳请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财政预算安排指导思想

编制2017年区本级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切实加大脱贫攻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