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文件宛龙政 > 2018年
分享:
索 引 号 NB0001-0202-2018-00020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8年11月16日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龙政〔2018〕5号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17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现将《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 规划2018-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18327

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

为深入实施健康卧龙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仲景健康城建设,保护和发展卧龙区艾草产业,充分发挥艾草资源优势和药用价值,推进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制定本规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坚持引导、规范、扶持原则,突出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以一草三园多支撑为重点,打造一条艾草全产业链,建设以旅游、医养、康体等为核心的紫山健康养生园区,以艾草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保健、服务等为一体的南阳蒲山艾草产业园区,以中医药交易、零售直批仓储、电商物流、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南阳中药材产业集散物流园区,形成多项目支撑、辐射延伸各乡镇为支点的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加大招商引资,扶持、引导现有企业、项目单位发展,将艾草产业建成卧龙区健康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突出卧龙艾草产业协会及艾草企业等在艾草产业保护和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作用,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2. 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动传统技术挖掘、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促进艾草种植、加工和销售流通,强化环境治理,加强艾草资源保护,实现艾草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3坚持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完善艾草种植、加工和经营等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艾草生产加工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确保艾草产业市场供应和质量,提高卧龙艾草产业市场竞争力。

4坚持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保障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衔接性,既要综合考虑当前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以及发展实际、资金投入、招商进度等因素,合理把控艾草产业良性发展。又要注重艾草产业前沿工作和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艾草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艾草产业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艾草产业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成功申报艾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国家地理商标和全国艾草之乡,力争新培育规模以上艾草企业(加工、电商)企业25家,新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新打造30个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艾草产品品牌,新研发各类艾草产品专利100项(类),艾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野艾不少于4万亩),实现艾草加工产值50亿以上,进一步推动艾草医药、保健、药膳、康体、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艾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高位布局

紧扣健康卧龙发展战略,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把艾草产业作为建设健康城市、仲景健康城建设和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巩固全国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区,建设世界艾草产业最大加工研发基地和中国艾草之乡的目标,高举南阳卧龙汉艾品牌,集众智汇众力,聚力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卧龙艾草百亿产业

做强产业规划,从艾草一二三全产业链入手,大力发展艾草品种培育种植、艾产品研发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专业设备升级、产业链条扩展、艾灸技工培训、会展宣传推介、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服务、艾灸文化、标准灸馆建设、市场营销战略、电子商务平台、健康养生养老产业配套、旅游餐饮设施,培育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上下游联动,聚合互联网、电商、金融、科技等现代元素,提高艾草产业的首位度、集中度、融合度,力争三年时间使艾草产业产值突破百亿,真正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做实中国艾草之乡。

(二)壮大产业集群

打造园区平台,在蒲山镇高标准规划、建设集艾草加工、交易、仓储、物流、研发等为一体的南阳艾草产业园区。在占地300亩的蒲山原钙粉产业园,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原钙粉产业经营商户、大型艾草加工企业入驻,统一模式,规范管理,形成团体规模。以蒲山艾草集团为龙头,投资3.4亿,建设成南阳市艾产品质检包装服务中心、南阳艾产品交易市场、南阳普惠研发培训中心。

进行产业扩张和转型升级,加速艾草传统加工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围绕新增加规上艾草企业(加工、电商)企业25家,其中过亿元企业5家,实现产值百亿的发展目标,重点培养5-6个集团性企业,支持鼓励本地艾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抱团发展等方式,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壮大一批知名企业,支持蒲艾集团、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南阳神农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南阳医乐嘉艾制品有限公司、南阳灸龙艾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艾草加工企业,发展一批艾草出口型加工企业。抓好一批项目引进,引进先进技术,引进战略合作者,引进专家人才,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卧龙艾草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市场培育完善,推行连锁机构模式化。引导王府饭店膳食馆、仲景堂医院、聚仁医圣堂国药馆等2017年南阳市健康养生 十大连锁机构规范经营,扩大规模。以市一院仲景苑、卧龙区疼痛医院(七里园卫生院)、区中医院等为龙头,以各卫生院、各社区服务中心中医堂、各一二级民营中医机构等为支撑,以各中医门诊部(诊所)、各艾灸馆等为网底,组建卧龙区中医健康服务联合体。区中医健康服务联合体、蒲艾集团菩瑞堂艾灸馆连锁、人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力争列入南阳市2018市健康产业十大连锁机构。其他艾灸馆也鼓励采取自营、加盟等形式,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

(三)统筹协调发展

艾草产业是医疗保健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又是根植性很强的富民产业,必须树立统筹观念,与生态发展、民生改善互动互促,与养老养生、医疗保健融合发展,与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同步推进,要把集成融合作为推进艾草产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种植、加工、流通、药旅等整体推进。要与双创双建活动、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旅游等强力结合,找准卧龙艾草行业发展结合点。把艾草作为精准扶贫的产业支撑,打造成脱贫产业、富民产业,使农民在加工、销售、艾灸服务、采割、收购等链条中实现就业增收。把艾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旅游的亮点、特点来打造,聚合艾草种植观光园、艾草加工展示区、艾草文化展演、艾灸食疗培训体验等于一体,高标准规划建设建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蓝城集团紫山健康养生项目、万政集团北海医养小镇等项目。做实生态种植,推进绿色生产。鼓励艾草加工企业走好公司+基地路子,建好标准化种植基地,发挥标准化示范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艾草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推进艾草种植环节质量提升。要统筹项目资金,统筹要素资源,建立艾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土地、投融资、税收、人才等方面向艾草产业重点倾斜,推进卧龙艾草产业做大做强。

(四)完善经营机制

发挥卧龙艾草产业协会行业管理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类艾草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激励机制,按照利益连接、互利互惠原则,引导组建艾草产业集团、艾草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等,积极发展订单艾草,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逐步建立全区艾草产业保护与监测体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艾草原料可追溯体系,加大艾草产品打假治劣力度,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维护艾草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做活卧龙艾产品营销大市场,推进由单打独斗式销售向组团式营销转型。强力推进互联网+卧龙艾草营销模式,打通重点城市、重点部位营销管道,网络覆盖全国,逐步占领国际市场。规范网络直销,与淘宝、京东等合作,建立电商平台,诚信经营。加强实体营销,建设南阳艾产品交易市场、中药材物流园以及诸多卧龙艾产品体验展示街、店、超市等一批卧龙艾草街区,形成立体化、广覆盖的营销网络体系。强化物流运输,大力发展物流平台,打造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所有行政村实现电商物流进村入户。同时,艾草生产企业要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相关艾制品的医药准字号,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艾叶中药饮片,推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五)加强品牌培育

积极开展全国艾草之乡、卧龙艾草农产品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认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申办活动。注册南阳卧龙汉艾协会团体商标,制定和发布南阳卧龙艾叶、艾绒、艾条、艾柱、艾足浴包等协会团体标准,统一卧龙艾草制品质量技术要求和评定标准。以品牌创建为重点,加大卧龙艾草及制品的品牌培育、宣传力度,着力打造 卧龙汉艾”“蒲艾”“药益宝”“神农”“菩瑞堂等一大批品牌,鼓励争创河南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扩大卧龙艾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实施品牌保护,积极开展质量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定期组织食药监、工商、质检、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全区涉艾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逐步建立持续支持和不合格企业退出机制,增强卧龙艾草企业的生命和活力。

(六)强化科研支撑

建立研发联盟,采取政府十科研单位(院校)的形式,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协会等专业机构,建立卧龙区艾草产业科技研究中心,组建卧龙艾草研究院、成立卧龙艾草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发挥其创新产品,优化工艺,鉴定质量,制立标准,引领发展的作用,构筑艾草产业技术攻关平台,引进和转化艾草科研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建成最具权威的艾草产业研发及药理标准认证机构。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药品生产企业的合作,积极申报并取得相关艾制品的药准字、妆字、械字和消字文号,拓展市场空间和领域。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研发艾茶、艾酒、艾食品、艾洗涤沐浴、艾口罩、艾灸具、艾饲料、艾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带动艾制品企业从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形成知名品牌。建立培训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加强艾草种植技术、加工工艺、艾灸从业人员等职业培训,加强艾草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打造卧龙艾草互联网+”网络平台,开启微信公众号,建立卧龙艾业网站,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方式,一方面对内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推介、优惠政策、政策动向、企业管理经验、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根据企业需求提出的信息等;另一方面对外实现艾草产业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营销信息与全国、国外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大力推进艾草产品电商销售,扩大卧龙艾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七)拓宽艾灸服务

按照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健康城市的部署和要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灸疗服务水平。以连锁经营模式为重点,培育张仲景大药房国医馆、神农艾生元艾灸馆、蒲瑞堂艾灸馆、仲景堂、聚仁医圣堂国药馆等等一批连锁机构,完善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高标准的中医养生品牌馆(堂)。以市一院仲景苑、各卫生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中医堂为依托,联合区艾草行业协会,开展实施一医院一科室、一社区一灸馆工程,力求在卧龙区范围内各乡镇以上医院设立艾灸推拿诊室,各街道社区都有标准化艾灸馆。开展艾灸馆进小区、入乡村活动,推进艾灸技艺传承和医疗活动。加大艾灸实用技术培训,统一灸疗技术、灸疗标准、灸疗教材、灸疗师资队伍、灸疗教学、灸疗技师证书,加大灸疗器具、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提升灸疗服务水平与灸疗效果。

(八)营造汉艾文化

突出卧龙历史文化蕴涵,做新艾草文化,打造卧龙汉艾整体形象。

开创系列文化宣传。一是挖掘艾文化传承工程。组织专班人员深度挖掘以张仲景为品牌的卧龙汉艾文化渊源;组织开办卧龙汉艾文化专题讲座活动。在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两个传统节日开设开放式卧龙汉艾文化宣讲课堂,宣传艾草文化、普及艾知识。同时做好艾灸免费体验活动,提高艾草文化影响力,扩大艾草保健受众面。二是促进由文化操作向文化创意转型,做强卧龙汉艾文化硬支撑。创新卧龙艾草文化举措,每年举办一届卧龙汉艾健康文化节,每年举行12次卧龙汉艾产业发展论坛,建立卧龙汉艾健康养生网站,设立卧龙汉艾产业发展微信平台,编制一本卧龙汉艾精美宣传册,拍摄一部具有仲景人文精神的卧龙汉艾产业专题片,不断提升卧龙汉艾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加强健康宣传。结合建设健康城市,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和文化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公共场所等宣传载体和传播媒体,针对不同人群,以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重点宣传艾草文化传承、艾灸实用技术、艾草基本常识、基本医疗等理念和技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艾草文化宣传、艾灸实用技术培训等作为健康教育讲座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普及教育,推进健康素养大讲堂健康知识进百万家庭健康知识进千村万户启动健康公益讲堂进基层(进街道、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医院)系列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艾草产业发展,把发展卧龙艾草产业列入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艾草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完善政策支撑、监督、考核奖惩等制度建设。发挥区艾草产业领导小组牵头把总作用,统筹协调推进艾草产业发展。建立推进卧龙艾草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督办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对艾草产业保护和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绩效评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制定《卧龙区鼓励艾草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实行政策激励,首次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的,年主营业务达2000万元以上、区本级税收实现15万元、10万元、5万元以上,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签约一年内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区本级税收实现3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科技主管部门或行业权威机构鉴定,属国家级新产品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依据获得等级给予3万、2万、1万元奖励;对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3000元;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1500元;授权的外观专利,每项奖励1000元。对经科技主管部门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据颁发的文件和证书,给予30万元奖励;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省、市认定的,依据颁发的文件和证书,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5万元;鼓励品牌创建,企业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30万元。对获得省名牌和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0万元;支持艾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对于引进、购置大型先进生产设备的,对重要生产设备,凭设备购置发票、并实际验收使用的,给予5%、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助;对于开办养生保健连锁机构,被正式评定为全市十大养生保健连锁机构等知名品牌的,一次性奖励开办机构2万元。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开辟金融绿色通道。对于大型龙头企业或组织,可通过基金注入形式,发挥金融效应;对于中小艾草企业资金使用上,区政府将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优先扶持;对于重点公益平台项目,可给予一定的配套建设或管理运营补助。

(三)加强行业监管

进一步加强艾草质量监管,规范艾草种植、加工、流通全过程管理。强化艾草生产投入管理,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行为;维护艾草产品流通秩序,加大力度查处艾产品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南阳市艾产品专业市场、各实体营销店、电商的管理,严禁销售假劣艾制品。建立长效追责制度,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工商、食药监、环保、质检、环保、物价、卫生、消防等部门,严厉打击无标生产、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等违法行为,强化电商行业监管,净化艾草行业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发挥区艾草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标准,发布行业信息,推动企业合作,促进市场稳定。

(四)优化发展环境

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为契机,整合职能部门职能,为艾草经营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便捷服务。要通过举办卧龙区艾产品展评会等活动,大张旗鼓表彰艾草产品诚信企业(含电商)、优质艾草制品、创新艾草制品、旅游推荐艾草制品,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推介卧龙艾草产业,进一步提高卧龙区艾草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强化服务,加强政策、信息、项目、人才、融资、技术、市场对接等服务,共同推进艾草产业发展。区人社部门要用活政策,积极争取区艾草制品、艾灸实用技术服务进医保目录,联合区艾草产业协会对艾灸等传统使用技术培训,成绩合格后,协调颁发灸疗技师证书。区卫计部门要制定措施,鼓励艾产品及艾灸服务进医院,建设中医名院、名堂、名医。区民政部门要推进艾灸保健服务进社区、进养老养生机构。区农业部门要做好艾草种植的技术培训和艾草优良品种培育,引导企业和农户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化运作模式,科学、合理种植艾草,推进绿色生产。区物价部门要做好艾草市场价格监管。区质检、工商、食药监、农业等部门要联合区艾草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培育艾草产业精品名牌,申报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卧龙汉艾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等,加大对卧龙艾草产业保护和发展。

(五)加强督查问效

推行目标责任制,每年初,区政府同各乡镇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直各部门签订艾草产业发展年度工作目标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形成全区动员,上下联动,个个部门有责任,人人头上有目标的干事创业氛围。要落实推进机制,区健康养生产业办公室、区艾草产业办公室实行工作月例会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勇于担当,通力合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全区艾草产业良性高速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