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卧龙区2016-2017年度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卧龙区2016―201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卧龙区2016―201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卓有成效地进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强化管理,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本年度计划解决农村1.8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2.1万亩,其中改善0.9万亩,新增1.2万亩;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任务4平方公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规模12.39万亩,建设规模9.63万亩),新增耕地19.35亩。总计共需完成土砂石方53.16万立方米,混凝土4.21万立方米。
二、工程重点及主要项目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6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解决蒲山镇、潦河坡镇、安皋镇、石桥镇、陆营镇、谢庄乡、龙王沟风景区和王村乡8个乡镇9个行政村1.867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为:蒲山镇马寨村,潦河坡镇崔坊村,安皋镇果园村,石桥镇龙窝村,陆营镇徐营村、后田荒村,谢庄乡小王沟村,龙王沟风景区袁沟村,王村乡柳湾村。项目总投资1190.52万元。
(二)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
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区位于石桥镇,涉及龙窝村、蔡官屯、闻庄、和寨、石桥一村和贾寨,共6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建设规模2.1万亩,其中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9万亩。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500万元。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
2016年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任务4平方公里,其中潦河坡小流域治理2平方公里,龙王沟风景区小流域治理2平方公里。省级补助治理经费40万元,主要建设水保造林135公顷,其中经济林65公顷,封山育林235公顷。
(四)土地治理
项目区总规模12.3892万亩,建设规模9.6298万亩,新增耕地19.35亩,新增耕地率0.02%。其中:平原片区:总规模8.9268万亩,建设规模7.1636万亩,新增耕地12.75亩,新增耕地率0.013%。丘陵片区:总规模3.4624万亩,建设规模2.4662万亩,新增耕地6.6亩,新增耕地率0.007%。项目区位于南阳市卧龙区中南部,涉及潦河镇、青华镇、安皋镇3个镇28个行政村。项目预算总投资12121.06万元,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环境保护工程等四个方面。
二、主要措施
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上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站在改善我区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我区粮食生产能力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切实把农建工程建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一是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区重点工程实行区级班子成员分工联系责任制。各乡镇街道(景区)行政“一把手”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实责、具体抓,以强有力的领导,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扎实的开展。二是要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做到专人、专职,各项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到位,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三是要建立部门帮扶责任制。区直各帮扶单位要深入实际,切实搞好帮扶工作,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帮扶乡镇的重要内容,制订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大力支持帮扶乡镇、帮扶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各乡镇政府和街道(景区)办事处要发挥好组织指挥作用,搞好统筹协调工作。各涉农和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的中心工作,主动参与,积极献计出力,搞好服务,其他部门和行业要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物资、信息、技术、流通等配套服务。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一是区乡两级财政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放在具有公共效益的骨干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础工程以及能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项目上,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示范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效益。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来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几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要鼓励社会各界在政府统一规划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市场化投入产出原则,建立起群众自办、集体领办、股份合作等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各乡镇街道(景区)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建设的首位。一是要健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制度,严把设计审批、施工队伍选择、材料采购、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关口”。二是严格工程质量标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建立检查、监督、考核、奖罚制度,严格考核验收,明确奖罚,做到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三是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不流失、不浪费。
(五)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继续开展“红旗渠精神杯”和“兴水杯”竞赛活动在我区的延伸考核,区农建办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当前督查的重点,搞好经常性、阶段性工作督查,并制定奖惩办法,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农建任务圆满完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