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办文件宛龙政办 > 2014年
分享:
索 引 号 NB001-0202-2014-00072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19日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2014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龙政办〔2014〕26号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01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2014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卧龙区2014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

 

 

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卧龙区2014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4年6月3日

 

 

 

 

 

 

 

 

卧龙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4号令)、《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45号令),《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15)和《南阳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宛政办〔20135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级

 

 

本预案所称的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作用或人为造成地质环境恶化,给国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沈、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四)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二、应急领导机构和职责

 

 

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发生灾害后为救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有由区国土资源、安监、武装、发改、住建、民政、公安、水利、交通、卫生、供电等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 国 土 资源局。

 

 

主要职责是:接受党委、政府关于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各项指令;根据灾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对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出论证意见,领导、指挥、部署、协调地质灾害应怠工作;部署组织各组成部门实施救灾行动;执行党委,政府下达的其他任务;配合完成上级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组织的应急行动。

 

 

各乡镇街道(景区)要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配合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应急机构各组成部门的职责分工

 

 

    (一)区武装部负责调集民兵赶赴灾区,抢救遇险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把守险工险段,排除险情,修复加固重要的抗灾设防工程。

 

 

(二)区民政部门负责调配救助装备和物资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本生活,设置避难场所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三)区发改、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本级应急资金和应急拨款的准备与调配,保证抢险救灾资金及时到位。

 

 

(四)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勘查、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会同区安监,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尽早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结合气象条件,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五)区卫生、医药部门负责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和药品供应工作,要组织专业医疗救护人员和广大群众开展多方面的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活动,抢救伤员,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或流行,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迅速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

 

 

(六)辖区公安派出所负责情报信息工作,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

 

 

(七)通信部门负责尽快修复通信设施,保证抗灾救灾通信畅通。

 

 

(八)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尽快修复公路和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人员、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的运送和灾民

 

 

的疏散。

 

 

(九)供电部门负责组织修复电力设施,尽快恢复灾区供电。

 

 

(十)区广电部门负责按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有关信息。

 

 

区应急机构各组成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四、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由区政府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要立即向相关单位和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相关单位和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按照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同时,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及时动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五、应急处置行为

 

 

地质灾害发生后,由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提议宣布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临灾应急反应 

 

 

区政府在发布地质灾害预报的同时,根据对地质灾害等级的预测和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建议,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报区地质灾害救灾领导小组做好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加强与预报区的联络,所在的乡镇街道(景区)要立即做出临灾应急反应,区国土资源、安监,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加强监测,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规律做出科学解释,预防谣传和误解,保持社会稳定。

 

 

(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中型或者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要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省、市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小型地质灾害发生后,要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建由区地质灾害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及灾区所在乡镇街道(景区)负责人参加的地质灾害救灾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

 

 

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六、其他有关事项

 

 

未按照规定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履行义务的,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的,或者擅自发布地质灾害预报的,将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抄送: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