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的
实 施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为充分发挥我区粮油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粮食加工企业,打造粮食产业集群,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发展模式,实现粮食经济跨越发展,根据《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的实施意见》(宛政〔2012〕68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2020年南阳市主食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宛政办〔2012〕99号)等文件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主食是城乡居民必须的主要粮食制成品,主食产业化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为基础,提升传统食品工艺,用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和半手工制作,通过引进现代营销理念,创造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进而形成全新的主食产业。我区粮油、蔬菜生产丰富,人口密集,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观念落后,居民食品消费意识滞后,致使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处于松散、缓慢状态,特别是主食加工多是家庭手工作坊,食品安全无保障,营养含量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放心粮油”、“安全食品”、“营养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既是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粮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对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借助省、市政府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的相关政策,以安全优质、营养方便、满足供应为原则,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我区以馒头、各类挂面和速冻食品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粮油精深加工发展,促进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积极稳步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工作,实现我区粮食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三、工作目标
2015年全区工厂化主食加工能力达到23万吨。其中馒头年生产量2.2万吨,各类挂面年生产量7.8万吨,速冻食品年产量3万吨,其它主食加工年产量10万吨。
2015年全区工厂化主食加工和粮油精深加工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以上目标均比2011年翻一番,到2020年争取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015年全区建成年产值超3亿元的粮油精深加工及主食产业集群3个,到2020年争取达到4至5个。
2015年全区粮油精深加工及主食产业化在群众的主食消费比率中,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到2020年提高到50%以上。
四、工作任务
(一)以主食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重点主食粮油深加工
充分发挥本区市场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通过内引外联多渠道招商引资或企业合作重组,创建大规模的新型主食加工企业。以现有大型面粉加工、挂面加工、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和粮油仓储企业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鼓励现有主食加工优势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创立知名品牌,尽快打造成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向粮油精深加工发展,加快发展各种营养强化馒头、果蔬馒头及营养强化系列挂面,加快研发多规格多味的速冻食品,使主食加工与保健、环保、医药相结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粮食企业效益。鼓励大型国有、民营和股份制龙头企业,逐步吸纳、置换现有从事主食生产的家庭式作坊,形成直销店、连锁店、代销店和便民超市等形式的熟食产品销售网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二)加快发展和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和加工餐桌主食,根据主食馒头、面条、速冻、方便食品的需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粮食品种、结构,积极研发、培育和种植适销对路的小麦、杂粮等新品种,鼓励粮食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定单农业,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双赢”。
(三)建立健全粮油食品监管与安全保障体系
粮食部门要与区食品、卫生、质监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较完备的粮油质量监管与检测检验体系,构建高效、统一、协调的粮油食品监管和服务体系,按照粮油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把好净化产地环境,保证粮油食品原料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关,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构建法规完善、风险可控、监管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粮油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主食产业化是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细加工作为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和奖惩。区政府成立主食产业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粮食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主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对全区主食产业化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调查研究,编制全区主食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拟订全区主食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政府措施,协调督促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落实责任,抓好各项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各级有关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筛选一批主食产业化企业,推荐纳入各级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范围。加大对主食产业化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主食产业化领域。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研制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
(三)强化协调指导。粮食部门要担负起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的牵头责任,搞好规划、科学布局,加强对粮油加工业及主食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组织实施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实施主食产业化专项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要把粮食安全储藏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优惠政策向龙头加工企业倾斜,确保粮油精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