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办文件宛龙政办 > 2012年
分享:
索 引 号 NB001-0202-2012-00060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19日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龙政办〔2012〕52号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3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卧龙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卧龙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

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卧龙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创新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申报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1]144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宛政〔201049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基准点,坚持高起点、规范化、高质量的原则,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情况

卧龙区地处南阳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6.46万人,辖4个乡、7个镇、7个街道和1个风景区,下辖59个社区、236个行政村,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阳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全区区直医疗卫生机构19家,其中中医医疗机构两家,分别是卧龙区中医院和卧龙区中西医结合疼痛医院;乡镇卫生院14家;村卫生所(室)602家,其中中医所(室)28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服务站21家。

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优于农村,14家社区卫生中心都设置有包含针灸、推拿等独立的中医科室,设置有中药房,配备有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配备不少于3人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开展针灸、拔罐及养生保健等指导服务,运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中风、慢病后遗症等。14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有包含针灸、推拿等独立的中医科室,设置有中药房,配备有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能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但是,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我区尚未得到普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下一步,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三、工作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过硬、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一)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三)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四)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服务平台:区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站),应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的要求,做好整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完善区域设置和相关设备设施的配备,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规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全面反映个性化、系统、全程服务,切实保证服务质量。

(二)形成人才体系:鼓励具有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执业(助理)医师,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大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预防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培养一批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完善技术体系: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积极推广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在辖区医疗机构中积极推广“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等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并全程连贯的技术体系。

(四)建立支持体系: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治未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建立政策保障制度,推动健康保险创新,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撑。遵照《指南》要求,重点建立政策保障制度,包括①财政预算单列;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经费占基本公共卫生总费用的10%以上;③区财政支持开展中医特色预防保健工作的医疗卫生单位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2月――20123月)
  区政府成立试点工作组织机构,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成立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做好“治未病”试点单位的专业指导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24月――201212月)

1.确定卧龙区中医院、卧龙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区“治未病”中心试点单位,确定13家社区卫生中心为中医“治未病”社区试点单位;确定12家乡镇卫生院为中医“治未病”乡镇试点单位,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试点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在其他非试点医院和非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推广试点工作经验,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在试点单位,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在试点单位,每年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2次,印制“治未病”宣传资料5000份,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评价推广阶段(20131月――201512月)

结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按照《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评价体系,评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成效。

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思路,逐步在全区各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六、组织管理

(一)区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罗岩涛任组长,副区长李林、区卫生局局长贺利民任副组长,区卫生局、区残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委、区民政局、区物价局和各街道办事处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为:

1.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卫生局)负责做好协调、督导、指导等日常工作;起草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组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水平;完善试点单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功能;负责落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纳入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2.区残联负责为试点单位提供开展中医康复服务的康复器材,做好残疾人摸底调查工作,并组织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医疗、康复等服务。

3.区发改委负责将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范畴,合理规划协调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事业发展。

4.区财政局负责保障落实试点单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建设和发展经费,包括启动经费、维持经费和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经费。

5.区人社局负责制定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聘用以及吸引优秀人才的办法,会同区卫生局做好人员技术职称的聘任与管理工作,引进、培养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人才;负责落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6.区计生委负责做好中医药特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不断丰富服务内涵。

7.区民政局负责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和管理,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在参与和享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8.区物价局做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价格和药品价格监督管理工作。

9.各乡镇、街道(景区)办事处要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试点工作,组织辖区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调查、健康体检、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

(二)卧龙区卫生局要成立中医“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治未病”工作专家咨询组,充分发挥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确保各试点单位“治未病”工作规范、有效开展。

(三)各试点单位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本单位创建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本单位建设工作的工作方案,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四)卧龙区卫生局结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按照《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评价体系,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估研究,评估全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成效。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考核。区政府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对区级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的目标责任考核,区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试点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专业培训。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治未病”人才的规范化培训要求,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以及具有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三)积极宣传推广。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走进社区、企业、学校,举办“治未病”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和工作氛围。

抄送: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7月31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