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办文件宛龙政办 > 2009年
分享:
索 引 号 ||NB001-0202-2009-00118||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19日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龙政办〔2009〕76号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02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卧龙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卧龙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九年十一月二日

卧龙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确保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反映迅速、措施得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密切协作、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1.3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河南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河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南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4适用范围。发生下列森林火灾时,可启动本预案:

1)受害森林面积1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

2)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或者位于县、区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3)连续燃烧1小时以上,尚不能得到控制的森林火灾;

4)发生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天然林区及其他重点林区,受害森林面积15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

5)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以及其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

2 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的组成与职责

区政府成立以区长为指挥长,分管副区长为副指挥长,区政府办公室、区林业局、区公安分局、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局、人事局、农办、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广电局、国资局、教体局、旅游局、监察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

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监察局的法律、法规和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示、决定和工作部署;制订和修订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研究建立监测预警支持系统、应急保障体系;宣布启动或结束本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决定成立森林火灾扑救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线指挥部),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遇到的资金、物资、交通等问题;审查批准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工作报告;承担区政府和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

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及时报告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贯彻落实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指示和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建立应急信息保障体系,完善林火监测预警机制和火灾扑救指挥信息系统;指导应急扑火人员培训;落实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向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报告、通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及应急处置工作有关情况。

2.2前线指挥部及其各工作组的职责。根据森林火灾扑救需要,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临时成立前线指挥部,职责是迅速落实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森林火灾扑救的各项指示,现场统一组织指挥火灾的处置和扑救。各工作组组成和主要职责:

综合调度组:全面掌握并及时报告火情信息、火场天气状况和扑救情况;协调组织各部门落实扑火力量调动、物资调配、通信联络、火场监测、火案查处等具体处置措施。

医疗救护组: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火灾扑救中的医疗救护以及灾后卫生防疫等工作。

宣传报道组:按照国家对森林火灾宣传报道的有关规定,根据火灾扑救工作需要,确定新闻发言人,适时发布火情信息,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现场督导组:深入火场一线,对各部门、各单位和人员在火灾扑救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前线指挥部和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

2.3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职责: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火灾扑救中的紧急会议,向区政府报送有关文件和材料。

区林业局:负责指导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所有林地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林区各单位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实施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并履行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区公安分局:负责组织公安机关协助搞好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持火场治安秩序,及时查处森林火灾肇事者。必要时协调公安消防部队参与灭火。

区发改委:负责涉及区级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的基础建设项目审批,并将其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协调应急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筹措解决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经费,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扑火队伍装备、扑火物资储备(供应)以及灾后重建等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区人劳局:参与对各部门、各单位和人员在火灾扑救中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奖励火灾扑救有功人员。

区交通局:负责森林防火特种车辆免收通行费的实施和监管;负责修建通往灾区临时公路和运输扑救物资、人员,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交通管制。

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火场实施现场医疗救护,做好灾区卫生防疫。遇有大批重危伤员时,组织、协调现场急救和转诊救治工作。

区农业局、农办、水利局:负责协调做好农村居民、牲畜和农业生产物资的疏散与转移工作。

区广电局:通过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遇到三级以上火险天气时,在区广播电台播报火险等级预报。

区教体局:负责做好林区学校师生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区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及发生森林火灾时的人员疏散等工作。

区旅游局:负责组织指导旅游区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发生森林火灾时督促旅游区组织人员疏散。

区监察局:负责对不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制和在火灾扑救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

3 预防和应急准备

3.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森林防火意识

3.1.1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导、媒体联动、教育渗透、全民参与的要求,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3.1.2建立全方位、社会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强化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的宣传教育职能,协调宣传、广电、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及乡镇、村民委员会组成宣传教育网络。从各个层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全方位、社会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格局。

3.1.3深入开展进林区、进村宅、进单位、进学校、进风景旅游区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每年11月份的森林防火宣传月,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防火科普知识、森林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的教育,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和森林火灾警示教育。

3.2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实施下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火险预警、火情监测望设施;

(2)在林内、林缘以及村庄、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名胜古迹等周围建设蓄水池,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设置醒目的森林防火显示、宣传标识;

(3)配备森林防火交通运输车辆、森林防火物资和通信器材等;

(4)修筑森林防火道路;

(5)建立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置系统等。

3.3林区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要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和责任区,配备相应的森林防火设施装备。

3.4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当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5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以专业队伍为主,专业队伍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政府负责本辖区各类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监督和管理,林区乡镇要建立森林消防突击队,林区所有单位要建立群众扑火队。加强后备扑火力量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力量。

3.6完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的监管、储备、调拨和更新管理体系,确保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物资装备需要。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各自辖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储备与之相适应的森林防火物资。

3.7各乡镇政府要按照《国家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要求,保证扑救森林火灾所需的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

3.8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扑火指挥决策提供辅助信息支持。

3.9各级护林防火指挥机构要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组织实战训练和扑火演练,不断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加强乡镇森林消防突击队和群众扑火队的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作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4 监测与预警

4.1森林防火常规信息的监测与收集。

4.1.1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常规信息监测和收集体系。切实加强对可能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的常规信息的监测和收集工作。

4.1.2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建设森林火灾常规信息数据库,各有关部门要无偿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支持、配合常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常规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

(1)区域内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主要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2)区域内重点防护林、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的面积及分布情况;林区重要基础设施、居民地、学校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林区人口数量、结构及分布情况。

(3)林区地形地貌、交通和基础设施情况;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等气象信息。

(4)森林扑火力量的组成、分布情况,森林消防物资的种类、数量、特性和分布情况,上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和相邻地区可用的火灾处置应急物资情况。

(5)可能影响火灾扑救的不利因素。

4.2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没有危险,林内可燃物不能燃烧;

二级:低度危险,林内可燃物难以燃烧;

三级: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

四级: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

五级: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

4.3预警标志设置、预警公告发布及防范措施。

一级和二级火险天气,可不设标志。

三级火险天气,悬挂淡绿旗预警标志。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严格昼夜值班制度;各检查站和护林员加强林火监测和巡护,扑火队伍做好扑火准备。

四级火险天气,悬挂黄旗预警标志。除三级防火措施外,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带班,亲自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区段要层层设岗,严防死守。

五级火险天气,悬挂红旗预警标志。除四级防火措施外,立即向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4.4火情监测。各乡镇巡护人员切实加强火情监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