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文件宛龙政 > 2016年
分享:
索 引 号 NB0001-0202-2016-00126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19日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龙政〔2016〕31号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30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卧龙区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现将《卧龙区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1215

卧龙区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565号)和《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宛政〔201637号)文件精神及要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及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呈现出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等多方面的压力。实施互联网+是推动五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爆点,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是提升政府效能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

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为统揽,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十二个专项行动,强化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着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二)推进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开放合作,借力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力引进优势企业开展合作,注重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相统一、经济增长的成长点和制约点突破、要素资源的需求与运用,加快形成以开放合作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

协同推进,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跨部门联合推进机制,强化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合力解决互联网+”行动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上下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坚持科学引导、分步实施,选择重点领域或重点区域,明确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应用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

2018年,互联网+”重点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互联网+”新业态经济增长动力逐步显现,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初步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互联网在促进制造业、农业、商务等方面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高效物流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业态成为重要增长点。

网络社会服务基本普及。健康医疗、教育、文化、养老、旅游、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服务模式、服务渠道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公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普惠的服务。

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网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宽带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用户接入速率达到省市平均水平以上,物联网、行业云应用和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发展制度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破除,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政策支撑体系日益完善。

2025年,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全面普及应用;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完善;发展环境更加开放宽松;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应用达到省市先进水平。

三、专项行动

围绕我区互联网+”发展目标,重点推进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互联网+协同制造

全面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1、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坚持全面融合、深度应用、拓展提升的发展方向,促进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激发企业内在的信息化需求,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及全流程集成。重点支持我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从研发、采购、仓储、制造、销售、财务到售后服务的信息化应用,加快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覆盖。引导鼓励骨干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打造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网站。

2、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定位,围绕光电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重点在装备制造、光学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工业软件等行业核心环节取得突破,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重点围绕生物能源、信息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生产管理和智能决策优化水平。在电力电器、光电元器件等离散制造领域,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建设,推进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在重点行业或重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引导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3、发展规模化个性定制。在我区装备制造、光学电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开展规模化个性定制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快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制造和营销模式方式变革。引导骨干企业平台化和模块化改造,应用柔性制造单元等先进装置,打造规模化定制生产线,重点推广众包众设、按需制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等新模式。

4、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品。重点加快提高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医疗器械、电力电子、仪表仪器等产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积极发展我区石油钻机、微显示、电子元器件、电力控制柜、智能手机、无人机等智能产品。跟踪先进人工智能产品发展方向,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引进和应用,开发创新,积极提供人工智能配套协同产品。

(二)互联网+电子商务

建立健全我区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初步形成以电商园区和示范企业为支撑,产业政策健全明晰、管理体制合理高效、配套设施基本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完备的电子商务体系。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网络、信用、物流、宣传推广等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建设卧龙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一是在光电产业集聚区内利用企业闲置厂房,打造电商企业集中、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成熟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本土电商企业入驻。在产业园内建设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以服务中心为依托和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电商培训、创业孵化、产品开发、平台推广、品牌培育、信息对接、快递物流等服务。二是依托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南阳产品专区,或者嵌入其网站作为子频道,对市区企业集中跨境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鼓励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进出口批发或零售,使我市区及毗邻地区享受国外优质产品和服务。积极开辟绿色农产品直通式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交易平台。

2、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商主体。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区发展,扶持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内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吸引一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回乡创业,培育一批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商,为电商企业提供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依托、应用系统和软件运营等外包服务。加快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骨干企业。

3、做好电商人才培训。整合区内职业教育和社会力量,开办电子商务培训班,着重面向农村创业青年、城镇待就业青年、青年学生和生产流通领域企业负责人,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培养网络经营人才。

(三)互联网+智慧物流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建设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整合我区现有物流信息资源,加强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电子口岸和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统一物品编码体系为依托,建设衔接企业、消费者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

2、建设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实施企业智能物流设施升级工程,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培育若干智能物流骨干企业,建成各类快递终端投送网点,建设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建设公铁联运基础设施,打通公路与铁路有效衔接物流运输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3、建设先进的物流中心。依托焦柳铁路、宁西铁路交汇枢纽优势,建设集公铁联运、信息处理、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国内先进智能化的铁路物流园区。依托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物流功能,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电商、网商布局建设跨境物流园区,打造区域性跨境商务物流枢纽中心。依托现有银海、兴达钢材市场和盈泰粮油批发市场,规划700公顷左右的南阳王村物流园区,建设集钢材粮油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系统化、生态化的综合商贸物流园区。

(四)互联网+现代农业

以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全面支撑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实施农业精准化生产。围绕我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都市生态农业等工程的建设,快捷高效地推广农业农村实用技术体系,建立精准农业生产系统。以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阳月季基地、河南丰园禽业有限公司等物联网项目建设为示范,围绕大田种植智能示范方、高端特色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屠宰)加工标准化养殖、特色休闲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具有远程诊断、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射频识别、适应性分析等功能的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网络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依托我区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为核心,以丰园禽业、花花牛食品、世源实业等企业为龙头,建设以企业+基地+农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