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卧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卧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4月21日
卧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南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南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宛卫〔2015〕72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控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的原则。以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卧龙区在2015年创建为省级示范区,2016年创建为国家级示范区。
(二)工作进度
2015年4月,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卧龙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动员会。5-8月份,按照《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三)主要指标
创建示范区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7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30%。
2.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达100%。
3.销售的加工食品中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以上;辖区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
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
5.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率不低于50%。
6.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
7.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以上,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8.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营养状况监测能力明显增强。
9.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10.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11.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12.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13.建成健康主题公园(至少有3条健康步道)2个以上,建成健康步道(
三、工作内容
(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
收集、整理全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
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1.开展公共场所宣传。督促各类文化娱乐场所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影剧院、文化广场等文化、科普场所定期播放慢性病防控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在候车室、高速公路出口播放慢性病防控宣传片或滚动字幕,发放慢性病防控宣传材料。在长途汽车、公交车显著位置张贴慢性病防控公益广告。
2.加强媒体公益宣传。区电视台、区广播电台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公益广告或科普知识,黄金时段专题报道肿瘤防治日、健康生活方式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卫生日主题活动。利用短信平台定期向居民发送健康提示及健康常识手机短信,全年不少于300万条。区疾控中心网站定期发布健康常识。
3.开展社区宣传。在全区乡镇(街道)建立300个健康教育阵地并及时更换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内容,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区疾控中心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4.开展学校宣传教育。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防控知识授课时间每学期不少于2学时。利用家长学校、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每年至少举办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开展重点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世界肝炎日等为契机,开展合理膳食、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动员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加。
6.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大讲堂。成立全区健康教育巡讲团,定期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开展群众社区健身活动。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乡镇和街道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活动1次;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比例达到35%
相关推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