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2年全区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我区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区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就2012年全区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我区“十二五”信息化工作规划,从全区实际出发,紧跟新政策、新技术、新趋势,继续加强政府网站群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进“两化融合”,推动信息兴农工程,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全面提升我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为我区商贸经济、工业经济、郊区经济“三大经济”发展和中心城区、光电产业集聚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经济区“五区”建设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目标任务
(一)完善保障措施,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
对已经成立的区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实,搞好全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012年要求各乡镇街道(景区)和区直各单位信息化工作专干的设定率达100%,建立起完备的区、乡两级信息化工作体系。各乡镇街道(景区)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并挂牌运行。区直各单位要在办公室加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牌子,并明确专门负责人员。各乡镇街道(景区)和区直各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投入机制,使信息化工作有领导、有机构、有场地、有人员、有资金,以确保我区的信息化工作运行有序,健康开展。
(二)充实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1、强化局域网建设。结合实际需求,本着“实用、实效、节俭”的原则,增加必需的设备,增强网控中心的承载和使用功能,确保区委、区政府局域网和区政府门户网站正常运行。增加安全设施,提高网络安全性、稳定性,以应对其他干扰网络运行的不良因素。
2、提高联网率。在2011年的基础上查找薄弱环节,加大投入,2012年实现区直各单位全部建站联网。
3、完善区、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针对村、居委会联网薄弱这一现状,吃透情况,选好试点,建设样板,以点带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区、乡、村三级网络。
(三)抓好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1、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条例》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加强与区电子政务办公室和区信息中心的联系,认真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及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区政府门户网站新设的“机构职能”、“政务动态”、“规划计划”、“公示公告”、“规范文件”、“办事指南”、“服务承诺”、“应急管理”、“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按照《条例》规定需公开的其他信息”等10个栏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将政府信息予以更改、充实和完善,做到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政水平。各单位主要领导对上传内容要亲自审查把关,督查本单位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措施、进度和质量,做到内容全面、及时、准确、安全。
2、搞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
去年9月,我区安排部署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协调小组,制订下发了《卧龙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信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公开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各相关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内容在区政府门户网上进行公开,以此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信息不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抓住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信用信息公开和失信行为惩戒等关键环节,明确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及互联互通和互认共享要求,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公开透明、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使舆论与社会监督不断加强,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守信获益、失信受惩”的发展环境。
(四)抓好政府网站建设
1、优化政府网站内容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要以构建网上透明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需求为中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服务。在页面设计上要体现创新性,在栏目设置上要体现全面性,在具体内容上要体现权威性,在新闻更新上要体现时效性。各乡镇街道(景区)、区直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的通知》要求,将相关栏目传输得翔实及时、准确。
2、巩固政府网站群
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各部门要切实管理、维护和应用好本单位、本部门政府网站上链接的子站。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卧龙区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办法》,突出各级政府网站的数字性、互动性和办事性,实现互联网上我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要做好内容选编、版面组织、内容更新、把各子站传输好,向社会及网民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网站群在建立阳光、透明、高效政府中的作用。
(五)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按照大集中的原则,推进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支撑政府各部门核心业务应用,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综合效应。
1、搞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的建设。搭建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和传输通道,初步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
2、建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公文起草、签发、流转、存档、公务通知、车辆管理、网络会议、信息交流等日常活动尽可能网络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3、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建立我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六)推进“两化融合”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精神,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坚持重点突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坚持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 引导全社会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投入,形成多元融资体系。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作用,实现全区工业体系和发展模式的优化再造。
(七)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1、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多方共建的原则,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各乡镇要选择一个村,各街道(景区)要选择一个社区为试点,实施电子政务进基层工程,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3、进一步普及和规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提升基层电子政务水平,加快社区、行政村信息化建设,为“三农”的产、供、销架起信息桥梁。
(八)认真做好“市长信箱”电子邮件办理工作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信箱已成为群众联系政府、联系领导的重要桥梁和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市长信箱”建立以来,接收了大量的“市长信箱”转我区的邮件。办理好“市长信箱”转我区邮件工作,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卧龙具有重大意义。各乡镇街道(景区)、区直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领导,正确对待网民的呼声,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采取得力措施,按要求办理相关内容,确保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及时上传上报卧龙区信息中心,消除不稳定因素。对措施不力、拖着不办、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九)抓好业务培训
1、针对信息化建设理念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特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干部,更新信息化建设理念,提高工作认识水平。
2、针对信息化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一般干部,提升技能水平,便于熟练开展电子政务。
3、对重点领域进行培训,对企业、科教、“三农”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讲学,以适应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需要。
4、对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各部门微机操作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网络传输水平,管理好各自的子站。
各乡镇街道(景区)、区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派员参加培训。区信息中心和有关单位要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十)搞好信息服务
1、搞好网络维护服务。要定期对全区各级网络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网络运行畅通。
2、搞好网上信息服务。各级信息化工作机构要大力开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将我区的优势资源和项目包装情况等信息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外发布,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三大经济发展”和“五区”建设。
3、搞好决策参谋服务。全区各级信息化工作机构,要围绕我区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将国家、省、市政策走向,经济发展趋势和外地在经济建设中的新思路、新经验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把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三、方法措施
(一)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指定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加快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二)营造氛围
要利用一切途径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信息化人人皆知,对信息化建设人人关注,形成浓厚的信息化建设氛围工作。
(三)抓好督查
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区政府目标管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按照《2012年度卧龙区信息化工作考评细则》的要求,逐条、逐项、逐事抓好落实。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平常督查,年底组织力量进行综合考评打分。
二 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