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全区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景区)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我区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区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就2011年全区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依照我区“十二五信息工作规划”,从全区实际出发,紧跟新政策、新技术、新趋势,继续加强政府网站群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巩固“两化融合”,推动信息兴农工程,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全区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保障措施
对已成立的区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充实,搞好我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011年要求各乡镇办和区直各单位信息主管领导和信息化专干的设定率达到100%,建立起完备的区、乡两级信息化工作体系。以确保我区的信息化工作运行有序,健康发展。
(二)充实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1、强化局域网建设。结合实际需求,本着“实用、实效、节俭”的原则,增加必需的设备,增强网控中心的承载和使用功能,确保区委、区政府局域网和区政府门户网站正常运行,健全网络安全制度,提高网络安全性、稳定性,增加防雷功能,以应对其它干扰网络正常运行的不良因素。
2、提高联网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查找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尤其是设施不健全的单位要全部建站联网。
3、完善区、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针对村、居委会联网薄弱这一现状,吃透情况,选好试点,建立样板工程,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区、乡、村三级网络。
(三)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各单位要按照《条例》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加强与区电子政务办公室和区信息中心的联系,及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政府信息予以公开,做到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政水平。各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审查把关,督查本单位网上政务公开的措施、进度和质量,做到内容全面、及时、准确。
(四)抓好政府网站建设
1、优化政府门户网站
门户网要以构建网上透明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需求为中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服务。在页面设计上要体现创新性,在栏目设置上要体现全面性,在具体内容上要体现权威性,在新闻更新上要体现实时性。
2、巩固政府网站群
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切实搞好管理、维护及运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卧龙区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办法》,突出各级政府网站的数字性、互动性和办事性,实现互联网上我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向社会、网民提供优质、规范的管理与服务,树立网上卧龙新形象。各单位要做好内容的选编,版面的组织,内容的更新,确保顺畅运转,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网站群在建立阳光、透明、高效政府中的作用。
(五)强力推进力电子政务
按照大集中的原则,推进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支撑政府各部门核心业务应用,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综合成效。
1、搞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的建设。搭建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和传输通道,初步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
2、建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公文起草、签发、流转、存档、公务通知、车辆管理、网络会议、信息交流等日常活动尽可能网络化,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
3、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建立我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网络安全。
4、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电子政务考评机制,使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发挥效能。
(六)巩固“两化融合”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精神,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坚持重点突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坚持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引导全社会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投入,形成多元投融资体系。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作用,实现全区工业体系和发展模式的优化再造。
(七)积极推动信息兴农工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1、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多方共建的原则,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各乡镇选择一个村,各办事处选择一个社区为试点,实施电子政务进基层工程,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3、进一步普及和规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提升基层电子政务水平,加快社区、行政村信息化建设。
(八)认真办理电子信箱各类邮件工作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信箱已成为群众联系政府、联系领导的重要桥梁,已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市长信箱”建立以来,我区接收大量的“市长信箱”转我区邮件。办理好“市长信箱”转我区邮件工作,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卧龙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领导,正确对待网民的呼声,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采取得力措施,按要求办理相关内容,确保在规定的工作日办理完毕并及时上传上报,及时解决网民的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
(九)抓好业务培训
1、针对信息化建设理念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特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和基本理论水平。
2、针对信息化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一般干部,提升水平,便于熟练运用电子政务。
3、对重点领域进行培训,对“两化融合”、科教、“三农”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讲学,以适应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需要。
4、对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微机操作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网络传输水平,管理好各自的子站。
5、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状况,派员外出进行培训。区信息中心和有关单位要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十)搞好信息服务
1、搞好网络维护服务。要定期对全区各级网络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网络运行畅通。
2、搞好网上信息服务。大力开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将我区的项目、优势、旅游等信息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外发布,强力服务招商引资,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
3、搞好决策参谋服务。要围绕我区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将国家、省、市政策走向,经济发展趋势和外地在经济建设中的新思路、新经验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把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三、方法措施
(一)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指定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加快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二)营造氛围
要利用一切途径加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信息化人人皆知,对信息化建设人人关注,形成浓厚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三)督促检查
要搞好信息化工作的督查与考核,促使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使全区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