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文件宛龙政 > 2008年
分享:
索 引 号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常青杯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25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卧龙区常青杯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卧龙区常青杯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现将《卧龙区“常青杯”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八年六月十六日

卧龙区“常青杯”劳动竞赛活动

为了加快推进我区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确保2009年实现林业生态区的奋斗目标,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参照南阳市“常青杯”竞赛方案,在我区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常青杯”竞赛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统揽林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围绕《卧龙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常青杯”竞赛活动,掀起务实拼搏、比干赶超、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潮,扎实开展以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围村围镇林建设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区创建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按照2009年实现林业生态区建设目标,我区平原农区林木覆盖率需达到18%以上,丘陵区森林覆盖率需达到25%以上,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率达需到95%以上,沟、路、渠、河绿化率和宜林荒滩(地)绿化率需达到95%以上,平原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村镇森林化、林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

2、按照省市政府下达我区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全区需完成造林14.23万亩,植树782.65万株,其中:2008年度需完成造林6.02万亩,植树330.77万株(详细情况见附件1);2009年度需完成造林8.21 万亩,植树451.55万株(详细情况见附件2)。

三、竞赛内容

根据我区自然区域特征、林业建设现状及达标要求,以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围镇围村林为重点,抓好“两区”、“两点”、“一网络”建设任务,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两区”即:1、西北部岗丘区。总面积151.3平方公里,主要涉及龙兴乡。建设重点是: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经营管理工作,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快荒山荒地绿化步伐。2、东南部平原区。总面积839.7平方公里。建设重点是: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构筑农田生态防护屏障。“两点”即:1、城区绿化美化; 2、村镇绿化美化。扎实抓好城区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一网络”即:即生态廊道网络,包括全区所有铁路、公路(含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村道、景区道路等)、河渠(白河、潦河、泗水河等各级支流和渠道)两侧全部高标准绿化。

(一)农田林网建设

农田林网是农田防护林体系的主体,是实现林业生态区达标的基础和关键,建设农田林网就是要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沿沟、路、渠、河自然走向的两侧营造林带,相互交织成网。按照300亩一个网格补植完善,把所有沟、路、渠、河全部栽上树。龙兴乡该项为山区生态体系建设,要将所有适宜造林的沟、路、渠、河和荒山荒坡全部高标准绿化。要加大针阔及乔灌结合比例,多树种造林,改变单一种植杨树的不良种植结构。

(二)通道绿化

通道绿化是国务院、省、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各乡镇街道要正确处理保护基本农田和加快林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搞好通道绿化工作。以增加森林植被,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噪音危害为核心,以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等重点路段及县乡道路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规范栽植绿化林带,形成绿化布局与人文景观相协调,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廊道。高速公路两侧要按50米的绿化带高标准进行造林绿化,铁路、国道两侧要按20米的绿化带造林(单侧栽植10行以上)、省道两侧要按15米的绿化带造林(单侧栽植5行以上)、县乡道两侧要按10米的绿化带造林(单侧栽植3行以上)、村级道路单侧植树至少2行以上。

(三)围村围镇林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村镇为基础、以农户为单元,乔灌结合,村庄周围、街道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城镇街区绿化要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以常青树为主,搞好街区绿化。主干道每侧植树2行以上,单位以及居民户空场地都要绿化,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村组要在村屯房前屋后的空地、废弃地以及荒滩荒地,建设具有净化、美化、防护等多种功能的防护林,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战略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围镇林面积不少于50亩(宽度一般不低于30米),围村林面积不少于80亩(宽度一般不低于20米)。

(四)机制创新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各自实际,动员群众采取租赁,承包等形式,促进造林用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应优先本组本村的投资主体进行承包经营。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沟、路、渠、河和村屯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坚持谁造谁有、明晰产权。对新造林责任主体明确后,签订承包合同,实行先确权再造林。同时,要大力推进造林机制改革,实现由群众造林向由专业队、造林公司、造林大户承包造林转变。在落实造林用地上要做到:1、按规划开挖边沟明确界限;2、明确造林主体,签定造林合同;3、严禁套种小麦、油菜等严重影响幼树成活的高杆作物。在苗木筹备上,各乡镇街道要各负其责,及早落实资金,定购优质苗木。

(五)退耕还林工程管理

退耕还林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要求最高、检查管理最严的一项林业工程。2003年以来,我区共实施退耕造林3.5万亩,为生态卧龙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为我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六)造林规模

如期实现林业生态区建设,大规模增加绿量是关键。各乡镇街道必须在造林规模上下大功夫,在组织落实好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和围村围镇造林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充分利用村中隙地、四旁闲置地、沟边河边低洼易涝地、废弃窑场地、村组集体所有的采伐迹地、荒山荒坡地等一切可以种树的地方组织造林,尽可能扩大绿量、提高林木覆盖率,为林业生态区创建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四、考核办法

本次竞赛在区统一领导下,由农业领导小组具体组织,14个乡镇街道公开进行竞赛,分阶段评比奖惩。

(一)分数设置

总分100分,考评项目如下:

1、农田林网建设20分,按照实现林网化的农田面积与适宜林网的总面积的比率进行计算,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以村为单位测算是否实现林网化。

2、通道绿化20分,按照达到规定绿化宽度标准的通道里程与规划通道绿化里程的比率进行计算,超出规定宽度的部分,按其造林面积记入新造林总面积。

3、围镇围村林建设15分,按照完成围村围镇造林任务的比率进行计算。

4、机制创新20分,按照落实三项指标(即:界定林地;签定合同、明确造林主体;杜绝套作高干作物)的比率确定得分。

5、退耕还林工程管理10分,退耕地林木保存率全部达标的记10分,按照退耕地的林木保存率不达标的面积与总退耕面积的比率进行扣分,每1个百分点扣1分。

6、造林规模15分,按照各乡镇街道的造林数量与我区完成林业生态建设的当年新造林总量的比率计算核定。

(二)计分办法

1、专项督查评分。在落实造林用地、整地、挖穴、栽植、管护等各个重点工作环节,全区统一组织3-5次观摩督查,分项目打分,占总分40%

2、省、市、区核查评分。按省、市抽检验收的结果和区政府组织的全面核查情况,各工程完成任务的记满分,完不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分,占总分60%

(三)奖惩措施

1、在推进年度工作任务落实的阶段性督查中,区政府在每次督查后对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连续两次位列后三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由媒体公开曝光。

2、在竞赛过程中,对于获得综合评分前六名的乡镇街道,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获流动奖杯;二等奖2名,获“常青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三等奖3名,获“常青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对获奖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1年夺杯的,给予通报表彰;连续2年夺杯的,给予记三等功一次。在市“常青杯”竞赛活动中,如果我区取得优异成绩,则对牵头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给有功人员记三等功一次。对第1年综合排名后三位的,通报全区,媒体曝光,连续2年综合排名后三位的,除给予通报批评外,主管领导要向区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责任。在市“常青杯”竞赛活动中,如果我区取得较差成绩,则对牵头部门全区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2008年度考评

由于目前正处于新栽幼树管理、管护、保活的关键时期,2008年度造林工作的考评将安排在省、市抽检核查验收后进行,考评将参照上述考核奖惩办法,并重点突出幼树保存成果:对全部完成年度造林任务,整体保存率在80%以上,通道绿化保存率在60%以上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整体保存率在60%以下,通道绿化保存率在40%以下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批评。2008年度考评结果纳入“常青杯”竞赛。

附件:1、卧龙区2008年度生态区建设造林任务分配表

2、卧龙区2009年度林业生态区建设任务分配表

主题词:林业 常青杯△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616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